首先,部分投资者认为6月末是资金大考,各银行拼命揽存,7月份后资金面将会宽松,加上最近两周央行通过逆回购向市场投放资金,注入流动性,因此有利于行情走强。但实际上,由于6月末各银行冲存款,使得该时点基数特别大,而增量部分按照20%的缴存比例,银行要在今天向央行上缴存款准备金,预计金额在3000亿元左右。
其次,虽然这两天大盘并没有延续6月中下的跌势,而是小幅反弹,企稳整理,但从盘口看,得不到成交量的有效支持。目前沪深两市的成交量一般都在1200亿元左右,属于低位水平。反弹迟迟没有量能的配合,只能说多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为什么呢?恐怕是“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根据统计,上周两市资金流出198亿元,这已经是连续十几周的资金流出了。另据统计,6月份存量资金离场约600亿元。由于股市缺乏盈利效应,除了新股扩容外,存量资金的不断流失,将是行情积弱已久、积重难返的关键因素。未来,行情要有持续反弹,增量资金的持续流入将是不可或缺的。
第三,从盘中热点看,小市值的品种、消费类的个股收到追捧。一方面,深市成交量持续大于沪市,而且差距越拉越大,昨天,沪市成交524亿元,深市为630亿元,作为占两市流通市值73%的沪市,成交量要落后于仅占总流通市值27%的深圳市场100亿元以上,游资接力、炒小超短的心态由此可见一斑。再从热点看,酒类、医药、食品等消费类、防御性品种走势强劲,贵州茅台等迭创新高,从参与者的角度,还是弱势选股的思路,在看淡后市的同时,短平快挖掘防御性热点。
至于“五穷六绝七翻身”,最早起源于2002年6月底,当时大盘从前一年6月份2245点跌到1506点,结果管理层在6月下旬宣布停止通过二级市场减持国有股,引发一轮强劲反弹,即所称“6·24”行情。在最近五年中,只有2010年出现过“五穷六绝七翻身”的走势,而其他更多的年份,7月份是顺势而为的走势,即原先涨的继续涨,原先跌的继续跌,因此从统计学规律,“五穷六绝七翻身”并没有很强的规律性,不能寄予厚望。
申银万国 钱启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