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2:好吃/饕餮四海
     
本版列表新闻
~~~安纳托利亚东南部的老味道
~~~安纳托利亚东南部的老味道
     
2012年07月05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蜜色马尔丁
安纳托利亚东南部的老味道
小曲
  文、摄影/小曲

  马尔丁老城(Mardin)用金色的石灰石筑造,高起在土耳其东南部边境邻近叙利亚的山丘之上,眺望整个美索不达米亚平原。自创世纪以来,不同民族和信仰的人便已在此睦邻而居,突厥人、阿拉伯人、库尔德人、亚美尼亚人、车臣人、犹太人、迦勒底人……于是此地的菜肴在整个土耳其都出名,因为糅合了各种风味,传说就连来访的查尔斯王子也曾对核桃仁拌茄子一见倾心。

  初夏而至,安纳托利亚东南部绿得铺天盖地,大片麦田随风起伏,像排山倒海的浪。这种古老的植物,早在耶稣诞生前7000多年,就已被驯化成农作物在此栽种,冬种春荣夏收,喂养了一代又一代。

  马尔丁城堡(Mardin Kalesi)就盘踞在隆起的山顶,向南俯瞰两河流域,永恒不过刹那间的事,英雄绝尘而去,狭长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依然草色苍莽。

  老城大巴扎

  马尔丁老城只有那么一条主路(Ana Cadde),仿佛鱼骨;商铺、面包店、清真寺、基督教堂、修道院、陵墓、浴室、大学、理发馆、老邮局、饮水泉、车马大店,鱼鳞般参差着往两侧坡上排开,街巷蜿蜒如迷宫,眉目深重的商人牵驴走过,可能是库尔德人?也可能是叙利亚或者亚美尼亚人?以物易物,不紧不慢,重复着每日生计。

  道口那家坚果店,有个老汉坐在门旁,边敲巴旦木的壳边望野眼;凯末尔雕像下的露天茶馆,总是围满玩土耳其麻将的大叔,人手一杯茶,神情庄重;一个少年蹲在路边,卖新孵出的鸡仔;一位农人把他的手推车停下,挑一颗青杏给我尝。

  许多古老破旧的石屋正在被整葺一新成高级餐厅和饭店,相反的,边上那些只有几十年历史的水泥房子正在被拆除,也许用不了太久,世界遗产马尔丁深藏不露的美将会惊动所有世人。

  然而现在,它还只是个安纳托利亚东南部的野孩子,淡泊世外,无拘无束。由于历史上身处丝绸之路要道,又临近边境,各民族来往密切相互融合,这里人尤其包容,一点不欺生。哪怕是大巴扎里卖酥糖的小贩,也衣冠整齐保持风度,绝不强买强卖,恪守千年来的生意原则,笑脸迎客;若尝了试了不买,他们也不急不恼,只挥手致意,说“Gule gule!”(走好,走好)。

  于是我可以心安理得地东游西逛,摸摸这个,吃吃那个,同卖毡帽的大爷逗趣,向做烤饼的小伙计学手艺,甚至还在烟叶小贩的指导下,卷了支纸烟同他一起靠着街角吞云吐雾,那味儿实在呛得慌,几位过来买菜的大娘吃惊地看着我,然后站在一堆青蒜、茄子、西葫芦、鹰嘴豆、红草莓、烤榛子和各色香料里,掩嘴呵呵笑。

  铜匠可没空搭理我,他正埋首“叮叮当当”敲打一块铜板,要敲成酒碗,敲成圆茶盘,敲上繁花,敲出人面蛇身(Sahmeran),那是马尔丁人的守护神。

  马尔丁最有名的餐厅

  Cercis Murat Konagi或许是迄今为止马尔丁最出名的一家餐馆,它藏在一幢重新整修好了的传统石头老屋中,那里曾是叙利亚基督徒的华宅,有两个气氛优雅的餐厅和能俯瞰花园景致的露台。

  餐馆的女主人很年轻也很传奇。过去,在较保守的土耳其东南部,女人被认为应该呆在家里做饭养孩子,她却在2001年创办了属于自己的高档餐馆,聘请当地擅长厨艺的妇女来工作,使用古老的家常祖传菜谱制作小巧精致的菜肴。她的努力赢得了那些妇女的丈夫们的支持,也使得这家漂亮的餐馆成为整个安纳托利亚东南部第一家供应酒类的餐厅,人们甚至可以在这里学习地道本地菜的烹饪秘诀。

  马尔丁当地的传统美食在整个土耳其都出名,因为人种和民族相融,这里的菜肴糅合了土耳其、叙利亚、阿拉伯、亚美尼亚等地的口味,传说来访的查尔斯王子曾对核桃仁拌茄子(Mekbuss)一见倾心。

  喔,除了核桃仁拌茄子,亚述风格的肉丸子(Kitelraha)以及大蒜黑胡椒烤羊肉(Dobo)都是这里的招牌菜,还有各种葡萄酒和土耳其烈酒,没人会错过这千载难逢大快朵颐的好机会。

  的确,谁能抗拒?单是缤纷的开胃小菜,就已经让人把持不住:腌渍过的红辣椒和葱头粒、辣胡姆斯酱、茄子酱、时蔬色拉以及土耳其酸奶,然后嫩羊羔抓饭、榛子饭等纷纷出场;至于将米粒塞入辣椒或者裹进嫩葡萄叶中蒸熟——没错,葡萄叶!我以前可从没想到它竟能被派上如此美味的任务。

  甜蜜的生活

  土耳其人爱吃甜,阿月浑子(开心果)又是马尔丁一带的特产,于是常能看到它和甜点冰淇淋一起出现的身影。

  阿月浑子蜜糖酥饼是安纳托利亚东南部最著名的传统点心,它有种来自果仁本身的天然绿,以及丝丝缕缕的酥皮,该怎么形容呢?反正一看到它出场就忍不住想一口咬下去;每一次都会因为制作者的手艺各不相同,而带来不同凡响的味觉体验,如何判断呢?据说最好的,与牙齿相遇时一定发出“咔嚓咔嚓”的声响,仿佛口中的交响乐。

  马尔丁主街上的Alkanoglu Kuruyemis是家传统手工坚果糖店,花生、巴旦木和榛子仁统统裹了糖,等待配一杯滚烫的土耳其茶;隔壁香料摊子五颜六色,红辣是马尔丁人最爱的那一口;有人干了一天的活儿,正准备到土耳其浴室舒筋活络;有人在泉边洗面沐足,要去向真主做一次长久的晚祷。

  当夏天的夜慢慢降临,屋顶上的生活才刚刚开始。

  讲究的人家,躺在白棉软榻(Taht)上乘凉,用亚美尼亚工匠雕刻的白蜡木做护栏;榻边必得有水罐,以备随时解渴,或是圆肚造型(carra),或是细长造型(kirrez),水罐的盖子同时又是饮水器皿,装饰着神话故事和繁复花纹。

  摘一串葡萄捧在手上,摘一朵玫瑰插在耳边。当一阵凉风拂过,当一颗流星划过,当一场婚礼的歌舞声响起,马尔丁在白缦飘飘中,仿佛星空下航行的船。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评论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焦点
   第A09版:科教卫新闻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专版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法治新闻
   第A14版:早间点击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财经新闻
   第A18版:财经新闻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国际新闻
   第A21版:国际新闻
   第A22版:国际新闻
   第A23版:读者之声
   第A24版:文娱新闻
   第A25版:文娱新闻
   第A26版:文娱新闻
   第A27版:体育新闻
   第A28版:体育新闻
   第A29版:上海市第一届市民运动会
   第A30版:装潢专版
   第A31版:彩票看点
   第A32版:装潢专版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军界瞭望·人物
   第B03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4版:军界瞭望·兵器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好吃/美食物语
   第B11版:好吃/我家厨房
   第B12版:好吃/饕餮四海
   第B13版:好吃/优游食林
   第B14版:好吃/美食大观
   第B15版:好吃/酒旗茶垆
   第B16版:好吃/美食专列
   第B17版:生活之友
   第B18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19版:生活之友/时尚乐活
   第B20版:生活之友/居家有道
   第B21版:新民楼市
   第B22版:新民楼市
   第B23版:新民楼市
   第B24版:新民楼市
   第B25版:新民楼市
   第B26版:新民楼市
   第B27版:新民楼市
   第B28版:新民楼市
   第B29版:新民楼市
   第B30版:新民楼市
   第B31版:新民楼市
   第B32版:新民楼市
   第B33版:新民楼市
   第B34版:新民楼市
   第B35版:新民楼市
   第B36版:新民楼市
蜜色马尔丁
臻爱十年 绽放梦想
新民晚报好吃/饕餮四海B12蜜色马尔丁 2012-07-05 2 2012年07月0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