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山东渔民状告康菲石油总部,美国主流媒体很少报道。康菲石油对此事件则拒绝表态。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出庭律师、加州最高法院出庭律师张军认为,康菲公司应该是在谨慎考虑对策。“按照美国法律,并没有立案与否这个环节,法院接受原告起诉状后,即进入司法程序。起诉状递交大约一个月内,被告需作出回应。”
张军表示,从程序上来说,康菲的回应无外乎两个选择:一是认可山东渔民的起诉内容,同意赔偿;二是对原告的上诉内容逐一驳斥。
在美国,消费者为维权天价索赔的案例并不罕见。张军认为,这次8.7亿元的索赔金额并不离谱。“起诉肯定比不起诉好,但康菲肯定会把这次溢油事故的赔偿当作一个案子处理,先前赔偿给河北、辽宁的渔民时,应该有相关的说明,或者类似合同的保障。所以感觉上山东渔民这次集体诉讼,需要在举证上拿出强有力的证据,证明自己确实受到了溢油事件的损失,且未得到赔偿。”
张军表示,康菲一旦驳斥原告的上诉内容,势必也要举证和花费巨资。“我个人不排除这个案子达成庭外和解的可能。”
不过,以跨国诉讼的复杂程度,加上美国司法程序的特殊性,张军认为这场官司很可能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一个同样在美国起诉的跨国官司或许可以作为这起事件的参考对象。2007年,25名秘鲁阿丘尔人对在秘鲁开采石油的美国西方石油公司及其秘鲁子公司在美国提起侵权诉讼,几经波折后,该案于2010年12月6日确定由洛杉矶法院受理。目前该案还在美国一审法院审理之中。
驻美记者 徐东海 (本报洛杉矶今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