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话剧院近日给上海观众送来了一台好戏《红旗渠》。它表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县委书记杨贵带领林县百姓凿出“人工天河”红旗渠,引来漳河水,解除了人民群众干旱之苦的感天动地事迹。这种区别于喜剧和悲剧,取材于现实社会生活,以表现英雄人物的崇高品质和坚强意志的戏剧作品,戏剧学里称之为正剧。
去年,总政话剧团给上海观众送来过《黄土谣》《生命档案》《毛泽东在西柏坡的遐想》等正剧。《黄土谣》中村支书带领乡亲们办企业致富,未成功却欠下信用款,他决定独自为群众偿还,其人格力量和责任意识深深打动观众的心,该剧轰动一时,至今仍令人心潮澎湃。有不少上海观众感慨,阿拉上海什么时候也出几部这样让人觉得有伟大思想与行为感召力的正剧?
我想,恐怕用派任务的方法,是做不出像样的正剧的。创作正剧的艺术家,首先自己要有创作正剧的强烈欲望与冲动,要真心相信正剧里的英雄人物所具有的崇高品格。如果你内心压根就不相信一个真正共产党人的信念、价值观,你会创造出让观众感动的英雄形象吗?我曾在一次座谈会上,谈到作家艺术家如何表现中国共产党人不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发达国家优秀人物逊色的核心价值观,一位知名作家竟然发问:什么是共产党的价值观?听说她还是一名共产党员。
不信天地有正气,缺乏诚意,纯属为了完成差事;或者为了名利,把正剧当成某些利益的“敲门砖”,这样创作出的作品,再“正”也是歪的,因为它没有正气,不会有感染力。记得曾听部队作家金敬迈谈他创作《欧阳海之歌》,他当时在报上看到欧阳海拦住铁路上的惊马救火车,自己被撞倒牺牲的事迹,马上泪水流淌下来,冲动地说,这就是我!我要写他!因为欧阳海从小穷苦,是共产党救了他,他相信共产党人就是要救老百姓的,所以他也去救人。而金敬迈的身世与之相仿,所以他写得真、写得像。当年看这部小说,多少读者流下热泪,去做救群众、让群众过好日子的共产党人。
上海不缺像林县县委书记那样的正剧人物,也不缺具备创作正剧艺术技巧的艺术家,他们创作喜剧或者悲剧,都手到擒来。缺的,恐怕就是有些艺术家,对正剧的真信、真情、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