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3:早间点击
     
本版列表新闻
收不抵支时要求成为“小康”县,16年后却努力“跑”来贫困县批文——~~~
收不抵支时要求成为“小康”县,16年后却努力“跑”来贫困县批文——~~~
收不抵支时要求成为“小康”县,16年后却努力“跑”来贫困县批文——~~~
收不抵支时要求成为“小康”县,16年后却努力“跑”来贫困县批文——~~~
收不抵支时要求成为“小康”县,16年后却努力“跑”来贫困县批文——~~~
     
2013年02月27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收不抵支时要求成为“小康”县,16年后却努力“跑”来贫困县批文——
“小康”县大同为何“嫌富爱贫”
汪强
  一个县究竟是小康县还是国家级贫困县,不在于这个县的实际状况如何,也不在于当地老百姓过的是什么日子,而在于这个县的领导是怎么想怎么做的。领导想,小康吧,小康好听,就小康了;领导想,贫困吧,贫困实惠,就贫困了。不信,且看山西大同县。 

  1996年,大同县成为小康县。可当年,大同县地方财政收入3738万元,支出6590万元,收不抵支——小康的16个标准,大同县有多个对不上号,像个小康的样子吗?即使到今天,大同县依然有很多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像个小康的样子吗?与大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阳高县。当时阳高也是小康县的候选,但阳高的领导坚决不要这顶帽子,阳高也就没有成为小康县;大同要,结果大同就如愿了。 

  2013年1月,批准大同县为国家级贫困县的文件下来了,用大同县扶贫办主任王汉斌的话说,是“跑下来了”。在他看来,得到这一纸文件,像跑赢了一场竞赛。王主任说得很明白,这个贫困县是“跑下来”的。即使再穷,如果不跑或跑得不到位,是“贫困”不了的。 

  既然小康县可以要来、贫困县可以跑来,那全国的小康县、贫困县有多少是真的呢?那些全国百强县是真的吗?那些卫生城市是真的吗?那些宜居城市是真的吗?那些最具发展潜力的城市是真的吗?那些各种各样的荣誉称号是真的吗? 

  从王汉斌的话还可看出,跑来这个贫困县的批文不容易。为什么难跑呢?按理说,这应该是不困难的,只要如实陈述事实、拿出数据就行了。上级审核一下,确认大同县说的是事实,就该将贫困县的帽子发下来。如此难跑,到底难在哪里?试问,大同在跑贫困县时,有没有打点?前些年之所以难跑,是不是难在打点不到位而受到了刁难? 

  对于外地人来说,一个县究竟是小康县还是贫困县,其实只是一个称号而已。而对于当地百姓来说,这就不只是一个称号问题了,而涉及他们的切身利益。是小康县,就少了来自上边的各种资助。大同县委党校前校长梁斌龙介绍,大同每次寻求帮助,“小康”的帽子都会把门关上。他举例,2000年左右,因房屋破损严重,他去省委党校申请修缮资金,得到的回答却是“小康县哪会缺这么点钱?”而现在刚刚成为贫困县,大同县已经跑下来一笔一千多万元的资金发展当地农业。看来,授予一个县什么名号,有时如同儿戏。中国青年报(汪强)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广告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法治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广告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财经新闻
   第A22版:市场之窗
   第A23版:市场之窗·广告
   第A24版:市场之窗·广告
   第B01版:心理周刊
   第B02版:心理/人际
   第B03版:心理/情感
   第B04版:上海闲话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2版:汽车/我爱我车
   第B13版:教育周刊
   第B14版:教育周刊/每周聚焦
   第B15版:教育周刊/早教沙龙
   第B16版:教育周刊/校园内外
   第B17版:教育周刊/升学指导
   第B18版:人才/招生留学
   第B19版:人才/留学专版
   第B20版:人才/招生 招聘 留学 移民
“小康”县大同为何“嫌富爱贫”
华北平原浅层地下水污染严重
李双江:“歌王”危机
亿元人造景观拟再花1904万元“大改造”
广告
新民晚报早间点击A13“小康”县大同为何“嫌富爱贫” 2013-02-27 2 2013年02月2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