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送孩子的车水马龙没有了,中午和傍晚成群结队喧闹着走出大门的学生也不见了。与这一切一同消歇了的还有那些若伴着珊瑚群滋生的浮游生物一样围绕校园的黑暗料理。
就像“干部”、“电话”等词一样,“黑暗料理”一词也是舶来品,最早出自日本动漫《中华小当家》。原来是指故事中由梁山好汉的后代组成的具有百多年历史的厨师集团,他们厨艺和武艺合体,能力高强,妄想利用料理控制国家,是料理界的恐怖组织。最后自然邪不压正,不是被正义派小当家打败,就是被宫廷派收服。时隔多年,经网络引申转注之后,“黑暗料理”衍生出了更具体也更复杂的现实意义,既可以是街边卫生状况差、经营到很晚的小吃摊大排档,也可以形容由初学或者厨艺差者制作的无论口味还是品相都令人匪夷所思难以接受的食物,更包括售卖假冒伪劣有毒有害食物、没有食品经营许可证的流动商贩。不幸的是,这所有的“黑暗”,在校园的围墙之外皆有迹可循。
倒退两个星期,记忆镜头回放……
正对校门的那间两元杂货店变成一个冒着油烟气的点心铺子。门口支着两口大锅,煎锅成天煎着滋滋响的葱油饼,油多得冒泡,放上两个鸡蛋才两元多钱一份,不久前涨到三元;麻辣烫的汤锅滚着老也不换的红汤,旁边的塑料浅方筐里,堆着蔫头耷脑绑成一小束一小束的各色菜蔬和穿在竹签上根本无法吃出到底什么味的各色丸子。掌煎锅的男子围兜已经看不出是什么颜色了,煎饼的碎屑隔一会儿就会被他用铲子铲出锅面,貌似铲向炉前的一只脏兮兮的提桶里,但也有不少直接就掉到店门前的人行道上了。过不多久,这些碎屑又被搅拌进面糊,成为下一批葱油饼的原材料。管麻辣烫的女子捞着烫料的时候,总是不由自主地撩一次额发。烫锅子的浮沫积多了,她用瓢掠了泼在街边的下水道口。
校门的旁边有间饮食店,以低价出名。一碗馄饨、一碗拌面都是三块钱,一盅炖汤五六块钱。在店里忙活的都是一家人。这家店的许多食材像面啦、荷包蛋啦,都是摊放在门口,任灰尘和苍蝇飞扑。不知是儿子还是侄子,将顾客吃剩的碗筷撤了,就放到一个漂着泔水样颜色的池子里泡着。若没有客人,年长的女人会用一块抹布将每个碗拿出来擦干备用,若客人多了,就直接拿出碗盛食物了。
傍晚放学时分,校门口街沿上还会多出三两个烧烤的流动车,炭火或者铁板烤着鱿鱼须、鸡翅尖和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肉。
凑这份热闹的是放学后大批饥肠辘辘的学生。他们像饥不择食的小动物,被貌似不计成本的油炸食物的香味和足以掩盖食材本味的辛辣料所逗引。所有的料理者都一手料理一手接钱,所有的孩子都一手交钱一手抓食物。要是在冬天,暮色下降得早,还能点上几盏灯、衬出几眼炉火,就算黑暗中的恐怖料理也增添了热气腾腾的人间烟火气,连成年家长都抵挡不了诱惑,居然三三两两地陪着孩子一起享用。
这里的地面永远是油腻的,这里的气味无论白天还是黑夜,泛着一股酸腐嚆臭。
如今假期到来,校门口的街面被雨水冲刷一清,围墙外的梧桐树和围墙里的香樟树相连成荫,蝉鸣阵阵,宁静得恍如隔世。但假期过后,一切又会重来,就像总也结束不了的连续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