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本华在社情民意中指出,在我国经常项目已实现自由兑换的前提下,外汇政策的率先开放,在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主要体现在资本项目可自由兑换上。因此,在试验区内进行资本项目自由兑换先行先试,不仅是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需要,同时也可以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肖本华提出建议:“结合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需要,近期试验区可在人民币资本项目自由兑换方面,积极争取以下先行先试政策。”
■ 试点人民币跨境贷款 2012年底,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批复同意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发布实施《前海跨境人民币贷款管理暂行办法》。按照规定,在前海注册成立并在前海实际经营或投资的企业可以从香港经营人民币业务的银行借入人民币资金,并通过深圳市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办理资金结算。前海跨境人民币贷款业务不仅有利于形成人民币跨境双向流动的良性循环,同时还降低了在前海投资企业的融资成本,因为从香港银行获得人民币贷款,人民币贷款利率加上利息预提税和境内银行的结算服务费,融资成本约为5%,低于当前内地人民币7%左右的银行融资成本。
肖本华认为:“对比深圳前海,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完全具备试点跨境人民币贷款的条件。建议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上海市政府联合向中央提出在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试点人民币跨境贷款。”
■ 在完善贸易信贷管理制度方面先行先试 贸易信贷管理是货物和服务贸易外汇真实性审核管理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2008年,国家外汇管理局出台了贸易信贷登记管理制度。“建议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在完善贸易信贷管理制度方面先行先试,例如探索简化贸易信贷报告操作的方式方法,在基本满足贸易信贷监测分析数据采集需求的前提下,增加定期总量报告或批量报告,简化大企业报告操作压力。”
本报记者 江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