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知名招聘机构2013年度薪酬指南就一系列问题调查了1200名员工,其中包括他们对弹性工作的看法。结果发现,亚洲有52%的雇主提供了某种形式的弹性工作。
在提供弹性工作的雇主中,49%采用的是远程办公或弹性工作地点方案,34%雇佣了兼职人员,71%实施了弹性的工作时间。其他弹性措施包括弹性休假(11%),工作分享(15%),职业暂休(13%)和阶段性退休(2%)。
“我们的调查显示,大部分雇主都知道弹性工作安排已经成为了现代职场的一部分。”该机构中国区总监兰熙蒙(Simon Lance)表示。“过去,弹性工作几乎是具有照顾家庭职责的员工的专属待遇,而今天,越来越多的员工希望能获得弹性工作安排,原因也更加多样化。”
一位高科技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提供弹性工作肯定有利有弊,关键在于采取平衡的方式。”他认为,总体而言,应采纳弹性工作制。“它能够提高生产力、提高员工的敬业水平。这两者不仅可以提升公司盈利,还有利于国家经济的发展。”
网络上,白领关于弹性工作的讨论一直很热烈,意见呈现出截然不同的两派。
正方认为,弹性工作安排能吸引和保留希望获得弹性工作安排的员工;提高员工敬业度和生产力,因为弹性工时的员工需要保持高度专注;通过降低员工流动率,提高工作效率,增加盈利;关注员工的不同需求,建立“有付出有回报”的公司文化。
反方认为,弹性工时的挑战包括:召集多名兼职或弹性工时的员工开会;公平地管理全职和兼职员工的绩效;考量弹性工作员工的发展和升职机会;在并非所有员工一起工作的情况下建立公司文化。
本报记者 陈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