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指导练习
发起组织这支老教授空竹队的是77岁的原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李叙明及其夫人和76岁的讲师劳乃华。一头银发的劳乃华透露,老伴因得了重症,一度对生活失去了热情。一次,老李在校园里巧遇大学时代的室友———理工大学计算机系的工程师杜德铭正在舞空竹。少年时期就喜爱短跑和长跑运动的老杜,70岁后开始练空竹。受老同学的邀约,他们三人最先在校园的草坪上练开了。劳乃华戏言:“我们三人在草坪上练,就好比产生了窗口效应。”走过路过的老教授们都被吸引了过来。使该队上升到“以理论指导实践”高度的是年近八十的陈月林教授。这位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的教授,从去年12月起,以力学原理为指导开始编写教材,并根据总教练杜德铭的意见,随时更新、修改。这是一份有理工科知识背景的人一学就会的教材,充满公式与图表,从空竹的“运转”与“受力”开始分析,以XYZ的坐标为定位,涉及力矩、重力加速度、微分方程等。教授们拿到这份“武林秘籍”后,练习舞空竹的信心大大增强。劳乃华说,“平常在森林公园里,教空竹的人只会一边演示一边说‘侬看,侬看,侬看呀!’但陈教授把空竹的运动轨迹是如何从A点到B点的道理讲清楚了,我们就记得特别牢!”陈教授倒是很谦虚:“师傅带徒弟,只要教会他怎么做就行。老师教学生不一样,还要让学生搞清楚为什么这么做。做老师的,就有记笔记、写教案这种职业习惯。我还‘鲜格格’地不断修改,至今已更新到第五版。”他还写了篇3000字的相关论文,投稿到《力学与实践》杂志社。
享受成功喜悦
空竹队的方针是“随意、安全、健康、快乐”,最大的受益者,则是原本体弱多病的老教授们。短短10个月,空竹队就发展到40多人,其中有不少腿脚不便的老人。副教授张希纯患风湿性关节炎,一只脚比另一只短5厘米,平常走路要依赖拐杖。实验室负责人张德明换人工左髋关节的手术失败了两次,如今失去了左髋关节,连散步都困难。他们原本都觉得不能出门了。参加空竹队后,他们用一只不太方便动的脚为支点,另一只脚像圆规一样画圈,也能做出有难度的空竹动作。张希纯说:“空竹带给我发自内心的快乐,因为它门槛低,上升空间大,天天能看到自己的进步,经常能享受成功的喜悦。”
空竹队完全不收费,大家只要自己花钱买个38元的空竹,就能换来无穷的快乐。“在这里,大家都是‘地平线’,想着‘我是教授’是学不好的”,老杜表示,“我本想到80岁就不舞空竹了,但遇到那么多同好就想把它一直舞下去了……”本报记者 朱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