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在周边居民心中,崇明县裕安中心幼儿园并不是最好的选择。但随着音乐教育特色日益鲜明,这里孩子变得优雅、开朗、自信,裕安中心幼儿园也成为崇明规模最大的幼儿园,一跃而入全县优秀学校行列。
两所幼儿园的精彩变身,“魔术师”功不可没,她就是先后任两所幼儿园园长的崇明县三八红旗手、崇明县十大师德标兵胡红梅。今年50岁的胡红梅生在崇明,长在崇明,她用一次次的教育实践让孩子们知道,家乡是他们最好的课堂。
3个月,杂草堆变绿色家园
2003年8月,胡红梅初到陈家镇幼儿园,面对幼儿园发展瓶颈,她忽然从幼儿园一旁近3000平方米的废弃地得到了灵感。何不结合崇明“生态岛”的建设,把这块荒地变成孩子们生态教育的课堂?
女园长带领一群女老师,开始了“垦荒”。为了节约成本,她们四处去“讨”东西,变废为宝。年底,胡红梅自己先垫付了3万余元,给老师们发了奖金。
“绿色家园”分为五大区域,种植30余种蔬菜,全由孩子们自己照顾、收获。每个班级都有一块自己的责任田,每个人都有一棵责任树,每天清晨,孩子们一到幼儿园,就到菜园里照料他们的蔬菜宝宝,他们浇水,锄下杂草作肥料。果实成熟了,孩子们和老师一起挖出山芋、摘下茄子,用小推车送到食堂烹制成美味大餐。
“老师会故意不告诉孩子们,藤蔓上结出的小颗粒究竟是什么,让孩子自己观察它们一天天的变化,用笔画一画,等到孩子们发现小颗粒就是熟悉的葡萄时,会非常惊喜。”胡红梅相信,大自然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崇明岛上的孩子,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接触大自然,何乐而不为。
用音符,引导孩子爱家乡
2009年,胡红梅被教育局委派至偏僻薄弱的裕安中心幼儿园,开始了新的创业。受到空间局限,无法复制“绿色家园”,但是,很快,集思广益后,她为裕安找到了特色——建一片“音乐园地”。
每天唱一首歌、跳一段舞、欣赏一段音乐、敲打一段节奏、每月讲一个音乐人的故事、每月了解一样乐器……“六个一”活动,很快为幼儿园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幼儿来园、早操、午睡、起床、户外活动、离园时,园内都会播放不同类型的音乐,让孩子们时时感受音乐之乐。大厅悬挂起老师们自制的多种乐器,小舞台上摆放录音机、服装、道具,教室里创设温馨的音乐角,让幼儿随时摸摸、敲敲、弹弹、拨拨,感受体验秀一下。每周班级小舞台、每月全园性“小拇指大舞台”、每学期成果汇演……孩子们的潜力被激发出来,一个个落落大方。
这片音乐园地,同样充满了崇明特色,胡红梅探究用乡土音乐培育幼儿故乡情。老师们给孩子们排小小音乐剧,用乡音念对白,穿插崇明山歌。幼儿园内建起了“乡土体验馆”,两百余平方米的空间内,孩子们跟随民间手工艺人纺纱、牵磨、打更、打夯,听民间艺人唱一唱家乡的歌谣。在胡红梅心里,无论是绿色家园还是音乐家园,都是为了让孩子熟悉并记住家乡的味道。
本报记者 陆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