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特别报道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10月09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相关链接
香港:看“风球”便知是否放假
马丹
  香港的“风球制度”是该地停工、停课的重要指标,每逢香港天文台挂出8号以上风球和黑色预警,香港人就不用上班和上学。有网友建议,是否能效仿香港的风球做法,当遭遇红色预警,就能更加高效、主动地停工、停学?上海市气象局首席服务官张瑞怡说,香港的风球相当于上海的台风预警信号,和暴雨红色预警还是有一定的差别。“台风这类天气系统的尺度较大,路径的预报和预测的精准度比暴雨这类突发性强的天气系统强一些。”

  按照香港天文台的说法,“风球制度”其实已有一百多年的“高龄”。它的前身是风力预警系统,限于生产力条件限制,多为供目视的气旋预警系统,如在港口等地放置圆形、圆锥形或圆柱形的物件,告知航海等专业人士热带气旋的威胁程度,也曾尝试过鸣炮。到1917年,香港天文台开始改变目视或听力预警系统为数字预警信号,也将受众从航海人士,扩展至所有香港市民、政府及私人机构,而随着电视、网络等资讯传媒的日益发达,预警信号也更广泛地传递到更多受众手中。

  其实,香港的“风球制度”也没有一部统一的法律规范对各行各业运行进行强制干预,但各级机构依靠了大量的行政指导等柔性措施,对风球预警行动进行指引,比如,香港劳工处的“工作守则”对热带气旋(台风)、持续降雨(暴雨)等自然灾害下的就业安排提出建议,台风或暴雨天怎么放假,每份雇佣合同中都会约定好,而香港教育局有关通告对各类各级学校的停课条件列举也非常详细。在香港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姚小姐说,只要8号以上的风球挂起,不需要通知,香港市民就会习惯性地自觉地停工、停课回家。“但一旦风球撤销,哪怕是还没赶到家,也得回到单位和学校重新开工和上课。”

  本报记者  马丹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特别报道
   第A05版:特别报道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科教卫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法治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目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财经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留学招生/人才专版
   第A25版:长三角
   第A26版:社会·生活/长三角
   第A27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六一健康·专版
   第A31版:连载
   第A32版:阅读
   第B01版:教育周刊
   第B02版:大学生活/教育周刊
   第B03版:教育周刊/专版
   第B04版:专版/教育周刊
   第B05版:汽车周刊
   第B06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07版:汽车周刊/汽车资讯
   第B08版:汽车资讯/汽车周刊
“红警”拉响能否自动停工停课?
民警运送危急孕妇
168块车牌寻主人
三人涉水意外触电
隧道积水 公交车变“潜艇”
香港:看“风球”便知是否放假
新民晚报特别报道A04香港:看“风球”便知是否放假 2013-10-09 2 2013年10月0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