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凳简单实用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浦东惠南镇“人民东路三八路”公交车站。这里停靠惠南1路、惠南2路、惠南7路等公交车。
站牌四周只有巴掌大的地方,两三个平方,人一多无疑缺少“立足之地”。记者看到,站牌旁有一张板凳,这张板凳呈长条形,用木板和木条等搭建而成,简单粗陋。为了撑得牢,8条“腿”均匀分布两头和中间,扎入地砖缝隙中。为免摇晃,一端用铁丝与行道树固定。一位阿婆来到站点,习惯性地就坐在板凳上。“如果没有这张凳子,站10几分钟根本吃不消,不知道是谁,真做了件大好事。”
老伯自己动手
旁边人民东路3183号小店店主告诉记者,这张板凳,是附近一位77岁的老伯做的。
记者在附近工农南路一个小区内找到了“板凳大伯”,今年77岁的黄颂萱。说起为什么要做这张凳子为大家服务,黄老伯说,他去儿子家时经常在此乘坐惠南1路,往往要等10-15分钟。“年纪大了,腿脚不如从前,站那么长时间实在吃不消;有的老人身体比我还糟糕,站不动只能靠在树上。”4年前,老黄从搭架子到敲钉子,花了1个小时,完成了这张凳子。他考虑活动的板凳不安全,用两根毛竹作支撑,牢牢地绑在行道树上,“现在坐三四个人都倒不了”。
多次更换部件
板凳深受乘客欢迎,但时间一长,难免有点破旧不牢固,老黄多次更换部件,风雨中“缝缝补补”已4年。最近他给凳子增加两条“腿”,变成8条凳脚,支撑得更牢了。
老黄告诉记者,其实他还在另外一处公交车站,还做了一张板凳。在他的带领下,随后记者在惠南10路“四墩二十组招呼站”看到,这里果然还有一张条凳。“人民东路站有行道树遮荫,遗憾的是这里赤天露地十分晒人,缺少遮阳篷。”
对此,网友“走马看花”呼吁,自制板凳尽管实用,实较简陋,公交站牌公司能否“推”一把,索性将板凳改建更好,帮忙把这件好事做得更好?
本报记者 陈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