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0: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11月05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克勒门的朋友
童自荣
  童自荣

  克勒门的朋友,听起来很浪漫亦很温暖。那天,有个素未谋面的影迷朋友来电,想邀我参加一个圣诞节的活动。她说:“我在克勒门的活动中见到过你。”我立即下意识回道:“那好啊,我们都是克勒门的朋友啰!”她在电话那头笑起来:“对,对,克勒门的朋友。”我于是想,如果这个称谓能传播开来倒也不错。

  能踏进这样一个松散形的艺术大沙龙式的圈子,是我的荣幸。不仅因为发起人陈钢老师有他独特的号召力和凝聚力,也因为这里的气氛实在是好极了。我切实感觉到,来到这里的朋友,内心深处都有一份对崇高对艺术的虔诚向往。特别是那些从事音乐工作的朋友尤让我感触很多。

  那天,我为社区合唱事求助作为嘉宾的上音院副院长。他认真听取了我的诉求,第二天就来电落实,让我去找指挥系主任。这位院长挺“和气”,我把这“和气”二字打上引号,因为这和气并不仅仅是态度和蔼,而是出自内心的一种平和之气。陈钢老师当然更不用说了。有一回,我好奇地探问,当初“梁祝”到底是怎么写成的?他居然淡然道:“那时候年轻,稀里糊涂就写出来了。”如此平和淡然,那不是一种境界吗?我觉得这才是真正艺术家的风范。

  大概克勒门活动的发起者并未把目标定得很高,他们只是愿拿出好东西与大家分享,慢下来,心平气和、干干净净地品赏,向老上海经典的好玩意儿、好传统真诚致敬而已。现在这年头,粗鄙低俗日益泛滥,在克勒门聆听音乐,让我有“如听仙乐耳暂明”的感觉。当然听的不是仙乐,还是人间的音乐,但那音乐会让你心里纯净。

  你看,有一次,克勒门居然设立了一个久违了的口琴演奏的主题。其实,在老上海吹奏口琴亦曾是时尚,是上海滩上一道特殊的风景。这些口琴协会的艺术同行矢志不移,几十年来坚守这块艺术阵地,一个小小乐器蕴含着多么巨大的精神力量。

  而在七夕这天下午的茶聚会中,大出我的意料,压轴访谈的竟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先生。他平平实实地讲述他和他爱人的情感故事。老先生和他的爱妻曾经是一腔热望预备和新生的共和国同甘共苦的,然命运还是无情地把他如一粒沙子般抛往天涯海角,这一流放就是几十年。一年一次的夫妻相会,正如鹊桥上的牛郎织女。所幸,爱情的力量是伟大的,任何挫折和磨难在他们面前都不堪一击。后来,他太太因病先他而去,但在年过八十的老先生心里,他的心上人永远是年轻的。并非专业学绘画的他开始一幅一幅地作画,描绘他和他太太的情感经历,那画也朴朴实实,情真意切。故事讲完了,老先生情不自禁走向钢琴,现场弹奏起来,这也是在老伴去世之后他才学的。《魂断蓝桥》的优美旋律在安静的会场上空缓缓响起……

  谢谢克勒门如此精心的安排,给予我们这些过来之人以人生的回味;而对今天的年轻人呢,不要说启迪,这只是长者对后辈展现的心灵历程——岁月磨砺过的心灵,就像美玉,温润而坚强。

  做克勒门的朋友,真好。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随笔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民生新闻
   第A08版:科教卫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法治新闻
   第A11版:专版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阳光天地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财经新闻
   第A23版:市场之窗
   第A24版:百货/市场之窗
   第A25版:民生上海
   第A26版:民生上海
   第A27版:民生上海
   第A28版:民生上海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目击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精华路线/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诗意居住
   第B04版:域外风情/新民旅游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专版
小草情怀
地铁——徐家汇繁荣的动力源
“阿必大”应该翻身
克勒门的朋友
扛着榔头去抓鱼
陈子昂砸琴
沪西虞姬遗迹
今宵灯谜
新民晚报夜光杯A30克勒门的朋友 2013-11-05 2 2013年11月0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