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11月05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日论语
保护地方品牌更须行业协会发力
魏英杰
  魏英杰

  有报道称,全国部分市场出现赣南“染色脐橙”,甚至有赣南脐橙被检出含有苏丹红,引起关注。近日,赣州市对相关情况进行通报,表示经排查发现和查处3家疑似染色的加工企业,但没有发现用苏丹红染色脐橙的违法犯罪行为。

  相关事实真相如何,仍有待进一步调查。应该说,赣南脐橙若存在含苏丹红问题,这对产品今后的产销不啻当头一棒;反之,如果产品未存在相关问题,媒体应及时澄清,避免影响地方品牌声誉。对此,媒体不能无中生有,当地有关部门也不能刻意袒护,否则都将影响自身公信力。

  此事还让人想到,各地该如何保护地方特产的品牌,使其免遭质量风波之害?前阵子到陕西、甘肃等地走了一遭,发现各地都有一些特产。这些特产或以产地闻名、销路颇广,或“养在深闺人未识”,尚未形成规模经济。例如,西安临潼出产个头非常大的石榴,和柿子、枣子并称“临潼三宝”。又如,去敦煌的路上会经过“中国蜜瓜之乡”瓜州(遗憾的是,这里的蜜瓜往往只能借助哈密瓜的美名外销),而敦煌的李广杏、鸣山大枣等也很出名。

  不过,许多游客在购买地方特产时,难免心存犹疑。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在于,许多地方特产虽名声在外,但没有构建让人放心的质量保护体系,导致产品良莠不齐,消费者无所适从。当然,也不否认有的商家为牟暴利,以次充好,甚至兜售假货,这都是“自毁长城”之举。所以,在这些问题上,地方仍有很大的作为空间。特别是,对一些损害地方特产声誉的问题,不能等到媒体曝光了,地方政府才赶紧采取措施。

  保护地方品牌,功夫要下在平时。从政府职能角度,严格把关、监管地方特产的产供销,自是题中应有之义。同时,还要更多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行业协会既可以把零散的种植户、加工厂家组织起来,形成合力,还可以通过产品认证等方式,维护产品质量,避免劣币驱逐良币。譬如,对于那些采取虚假手段欺骗消费者的行径,行业协会可采取拒绝认证或开除“会籍”的方式,维护行业利益。此外,在对外统一宣传推广上,行业协会也可起到很好的作用。

  这样的话,当地方特产因个别商家行为而遭遇质量风波,行业协会便可提前介入或及时干预,起到防火墙的作用,而不会让“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回到赣南脐橙的事情上,倘若真有其事,而当地在事前有及时有效的行业自律,问题或不至于发生或扩大化。行业协会真正发挥作用的话,至少在问题发生后,人们也不会把个别现象与地方特产的总体形象关联在一起。反过来说,如果地方一味地为不良商家背书,受损害的将是整个地方特产的品牌声誉,得不偿失。

  此外,保护地方品牌,政府职能与协会作用不可混淆,应各负其责,否则可能让问题复杂化。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随笔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民生新闻
   第A08版:科教卫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法治新闻
   第A11版:专版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阳光天地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财经新闻
   第A23版:市场之窗
   第A24版:百货/市场之窗
   第A25版:民生上海
   第A26版:民生上海
   第A27版:民生上海
   第A28版:民生上海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目击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精华路线/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诗意居住
   第B04版:域外风情/新民旅游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专版
保护地方品牌更须行业协会发力
西西里防御
靠什么走出“能吏易腐”困局
“双十一”
白条猪脚
申城出租车也需要“高富帅”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3保护地方品牌更须行业协会发力 2013-11-05 2 2013年11月0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