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不断
王女士说,她刚做母亲一年多,每每在网上看到受苦生病的儿童,就会激起怜悯之心。最近,她在新浪微博“微公益”平台上,看到这样一则项目介绍,称四川一名8岁女孩小王于2011年9月查出脑瘤,到现在已经历10次全麻手术、30次放疗,共花费60多万元,其在农村的家庭负债累累无以为继。网页上表明,此项捐款目标5万元,并附有女孩住院生病的图片。王女士浏览网页后,立即通过网页支付了100元,用于帮助这名可怜的女孩治病。
然而,接下来烦恼事就出现了。捐款之后,王女士发现,她的捐款信息(网名和捐款数额)都被公布在“微公益”平台上。她每天上新浪微博,都会收到不同的陌生的请求捐款的求助信息,“最多的时候一天有十几条”。在爱心的驱动下,她一次又一次通过平台继续进行小额捐款,不料类似的推送信息越来越多,令她不胜其扰。
“开始我还有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觉得随手做公益,救助孩子是理所应当的。但随着类似的捐款求助信息不断扑面而来,我有一种不舒服的感觉。”她直言不讳地说,“捐款是自愿的事情,现在给我感觉有点强求的意味。”
捐了款,你是否了解款项的去处?王女士说,她近1个月陆续为七八名孩子捐过款,但不清楚款项究竟是如何用在孩子身上的,微博平台也没有告知她。
去向不明
几天前,记者登录新浪微博“微公益”页面,选择“1岁湖北男孩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需救助”捐款项目,通过网络支付捐款100元。紧接着,记者的网名和捐款金额被公布在“捐助名单”里。接下来的一周时间内,记者的个人微博陆续接到例如“7岁河北贫困女孩患白血病”“四川小女孩患白血病”“2岁半的可爱宝宝患急性淋巴白血病”等信息的推送。
记者致电新浪微博客服人员,得到的答复是:捐赠者信息发布是“微公益”正常功能,暂时没有优化的打算。对于捐款去向的问题,客服人员建议记者发私信咨询“微公益”。
记者发私信给“微公益”:“请问,我捐助的钱款如何能看到走向?如何知道是否用在这个孩子身上?烦请告知。”截至记者今天发稿时,关于这个问题,“微公益”并没有给予回复。
本报将继续跟踪报道此事。
本报记者 李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