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政歌舞团的维吾尔族歌唱家克里木,是眼下全团最年长的演员。他以其高亢激越又不失细腻委婉的歌声,亦歌亦舞的表演形式,极具维族风韵,而称誉歌坛,也深得国人的喜爱。前不久,在庆祝该团建团六十周年的大型歌会《军旗下的歌声》中,克里木演唱了多首经典的保留曲目,仍宝刀不老,雄风犹在。
我和克里木结缘于《三军歌唱家音乐会》,打那以后,无论他来沪录制影视插曲还是随团公演,或我公差去京,我们都会相聚畅谈,渐渐地,我对克里木老师有了很多了解。
克里木出生在天山脚下、塔里木河畔的一个音乐世家,年仅11岁时,即被招入新疆军区文工团,从此,开始他长达一个甲子多的歌唱生涯。
在新疆军区学艺的那段岁月里,克里木有幸在石夫、田歌、王洛宾等驻团音乐家们悉心的指点、无私的关怀和提携下,不断地茁壮成长。在此期间,克里木演唱过田歌的《啊!亲爱的伊犁河》、石夫的《牧马之歌》、王洛宾的《阿拉木汗》《达坂城的姑娘》《掀起你的盖头来》等,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1962年初春,新疆军区文工团排演了一部描写边防战士思念人民领袖的话剧《日夜想念毛主席》,王洛宾在剧中谱写了一首同名主题歌,起用克里木演唱,收效甚佳。
翌年,全军举行第二届文艺汇演。王洛宾又把《日夜想念毛主席》重新编配,在旋律上再丰富些后,仍交由克里木代表新疆军区晋京参演。没料,此演一举夺魁。
几天后,所有参演获奖作品,都参加了在中南海怀仁堂为毛主席、周总理等中央领导举办的国庆文艺晚会。克里木又歌又舞的《日夜想念毛主席》赢得了满堂彩,也引起了周总理的关注,当时,总理就对正在身边的总政主任肖华说:“这个年轻人唱得真不错,将来一定大有前途,把他调来北京吧。”
在北京这个更大的舞台上,如鱼得水的克里木有了更多、更大地尽情施展自己才华的平台和机会。初到总政歌舞团,该团的词曲作家陈克正、彦克就根据克里木热情奔放、边歌边舞的演唱风格和特点,专门为他量身定做了一首歌颂民族大团结、军民鱼水情的男女声表演唱《库尔班大叔您上哪儿》。作品诙谐幽默又充满了喜剧色彩,旋律优美流畅、朗朗上口。此作首演就引起了轰动,后经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播后,广为传唱。可以说,凡听过此歌者,都难以忘怀。
作为部队培养的歌唱家,克里木一直都是在用心为广大指战员放歌。这么多年来,无论酷暑寒冬,他的足迹几乎踏遍了北国南疆所有的哨卡和营寨。他的歌声也融进了广大战士的心窝。有一次,克里木随团去西藏阿里地区演出,不慎骨折,绑上石膏后需静养多日。但克里木没等伤好,就又急着带伤去为守卫边陲的战士演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