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被篡改
3月30日,茂名反PX游行事件发生当天的凌晨0时09分,网友@幻想书生wjc悄然将百度百科词条中PX毒性由“低毒”改成“剧毒”。两个字的改变成了“词条保卫战”的导火索。自此之后,先后有网友多次对恶意篡改行为进行客观的更正,但连续几次都被人改回了“剧毒”。
“PX从化学毒性上看,的确是低毒的。”清华大学化工系副教授骞伟中解释,通俗地讲,PX的毒性跟乙醇(俗称酒精)差不多。
坚决捍卫
“这些人怎么能不顾科学常识?”清华大学化工系大二学生王润佳决定用所学知识科学解释PX词条,并采用各种方式号召同学们来宣传PX知识。
化工系大四学生蔡达理也参与修改了词条,并在修改原因中写道:“清华化工系今日誓死守卫词条”。此言一出,清华化工系的学子群起响应。
“跟他们坚持到底!”化工系大三学生张睿每隔一两个小时就会刷新一下词条,随时准备“应战”。清华化工学生最终取得了这场词条保卫战的胜利。词条所在网站对PX词条锁定在“低毒化合物”的描述上。
耐心解释
“参与此次恶意篡改的主力是一个叫‘溺水三千s’的网友,他一再篡改,并要求我们清华学生‘别乱说’。后来,我们化工系的同学专门给他写信,给他讲科学、谈法律。最后,他停止了篡改行为。”王润佳不无骄傲地说。
通过清华学生的解释,网友“溺水三千s”还专门发信向化工系学生道歉。化学系博一学生邓耿在这场保卫战中发现,公众对于PX等化工产品的基本认识仍然不够,一些人甚至不断用错误观点来影响他人。
骞伟中认为,从科学性上讲,发展PX项目安全性没有问题。日本、韩国都在大力发展,地域狭小的新加坡也在离居民区不远的地方建了规模较大的PX项目。据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