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3: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5月03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雄美浓纸伞情
周天柱
  周天柱

  台湾当地民间有个习俗,男女青年谈恋爱,决不能互赠雨伞,因为“伞”与“散”同音,送伞,意味着断情绝缘、劳燕分飞。可凡事也有例外,高雄美浓小镇特产的油纸伞不在此忌,还甚得青睐,其缘由在于此伞不仅仅是遮风挡雨的工具,更喻示着笃深情意与安乐吉祥,是宝岛历史悠久、弥可珍爱的传统工艺品。

  山峦环抱的台湾十大名镇——美浓镇距高雄不到一小时的车程,因居民90%以上为客家人,而被称为客家人的“原乡”。那日车抵美浓,透过车窗,濛濛细雨中别有一景,只见小街上一把把艳丽的油纸伞四处攒动,就如同朦胧雨丝中盛开的一朵朵荷花、牡丹、映山红……将小镇装点得分外妖娆、别致、多情。人说美浓纸伞“世上一绝”,看来这儿的多雨应与纸伞有着不可分割的情缘与情愫。

  到美浓几乎人人要购伞,而好客的美浓人独创的现做现绘现卖的“一条龙”纸伞工坊,将商品的行销与文化的展现,完美无瑕地糅合在一起,令人大开眼界。

  身为美浓人,淡江大学倪教授对家乡特产情有独钟。面对一行外来客,此刻他唰地从包里取出一把精美的美浓油纸伞,噌地一声打开,来了一番现场启蒙开讲:此伞与众伞重在两点不同,学艺耗时冗长吓退了许多年轻人,学糊纸要半年以上;上手做伞骨、装伞柄需一年半;连试刷桐油通常也要4个月,而最后一道工序——绘画,更是个人艺术才华的充分体现。更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纯粹是手工绘画,即使是同一主题,你也无法找到两把图案、风格完全雷同的。由于常年坚持遵循古法、手工操作,即便是技艺纯熟的制伞老师傅,从早到晚一天也最多制作两把伞。

  那天工坊里人不算太多,脸色黝黑、满脸皱纹的李师傅边绘画,边给我们诠释起制伞的秘诀:为制作一把上好的油纸伞,必须从选择材料开始。砍伐竹子通常在气温最低的冬季,干燥的隆冬竹子所含水分少,不易腐烂,也不易遭虫咬,可此时上山伐竹的艰辛可想而知。在油纸伞的制作过程中,最具技术含金量的莫过于削伞骨。伞骨的尺寸及精密度,决定了全过程的成败,稍一不慎,只要有一处无法穿线连接,就前功尽弃。而能给伞面糊纸,只有老师傅才敢上手。美浓伞伞面清一色由特制的棉纸裁剪而成,再一片片手工粘贴在两根伞骨架之间,既要贴实贴平,更要天衣无缝,确保收拢后不起一点皱纹。整个过程须一气呵成,不得耽搁,而只要一处有误,即功亏一篑。

  美浓伞的珍奇,手工工艺的精巧不言而喻,纸面上的各色绘画则有着画龙点睛之妙。从山水风光到花鸟虫鱼,从墨客骚人到书法大成,从清淡素雅到泼墨浓彩,在坚固耐用的油纸的映衬下,各显风采,熠熠动人。而最叫人感叹的是,数百年来美浓人代代相传,此一客家文化的精髓、情致,非但没有湮没,还能淋漓尽致地折射出当今时代的特质与光彩。

  美浓美,而浓缩乡土怀旧与现代浪漫的美浓油纸伞更美。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中国新闻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新民资讯
   第A08版:新民图视绘
   第A09版:新视界
   第A10版:新视界
   第A11版:文娱圈
   第A12版:文娱圈
   第A13版:文娱圈
   第A14版:文娱新闻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建筑物语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视觉产生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新民画廊俱乐部
   第B08版:新民拍卖俱乐部/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漫画世界
   第B12版:夜光杯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连载
   第B15版:新民俱乐部
   第B16版:目击
请给钢椅铺层垫
老男人和时尚外甥女
安详是盾
高雄美浓纸伞情
外滩缘
雨声如鸟啼
遭遇“怪拍”
今宵灯谜
新民晚报夜光杯B13高雄美浓纸伞情 2014-05-03 2 2014年05月03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