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鲁·卡内基是19世纪最著名富豪之一。许多文章讲述卡内基如何从一个巧取豪夺的巨富转化成为一名极具影响力的慈善家。那么我们对他的财富观又知道多少呢?
1889年,当时卡内基54岁,他写了一篇名为《财富的福音》的文章。在文章开头,卡内基清楚、毫不掩饰地认为有些人拥有巨大财富是完全正当、合理合法的,因为这些人具有独特商业才能,革命性地改变了世界。在卡内基时代的富商是那样一些企业家,他们操纵和拥有铁路、炼钢、石油等行业,简而言之,他们的贡献对于工业革命成功是必不可少的。对于这些改革巨人们,巨额财富回报是不可避免的,完全符合卡内基的“天经地义”法则。
因此我们知道卡内基是心安理得地拥有他的巨大财富,使得他深思的问题是如何处理自己的财富。他想出三种方法:第一,传给他的下一代。卡内基立刻意识到这个选择对社会和家人都没有好处,他就像他的名言所说:留给后代“万能的美元”,无异于留给他们一个诅咒。
卡内基也不赞同第二种方法:将财富留下、遗赠给有价值的公益事业。他并不反对公益事业,但是他不喜欢未来捐赠,也就是持有金钱到死亡,期待后人用他的遗产去做他们认为有价值的事业。
排除上述两种方法,自然导致他采取第三种方法:抓紧时间,在有生之年,按照自己的意愿将财富回馈于社会,像建学校、图书馆等。
卡内基并不热衷于慈善事业。作为一个手摇纺织工人的儿子,他十三岁就开始在纺织厂做全职工人。勤劳在他心目中的地位远远高于慈善。但是他毫不犹豫地愿意将财富回馈于社会公益事业,正像在他著名的《财富的福音》文章中写的那样:
因此富人的责任是:首先,树立一个简朴、不铺张浪费生活方式的榜样,避免炫耀奢华;其次,为自己和其供养的人们提供合理生活所需;最后,将所有剩余收入视为类似于社会信托基金,富人仅仅是其责任管理者,根据自己的判断将财富用于最有益于社会的事业。
卡内基并没有完全生活在他的理念里。他的“避免炫耀奢华”的结果是,他生活在曼哈顿拥有最大房间的豪宅里面。但是他极为慷慨的捐赠,并且遵守他立下准则的核心:建立更好社区。对卡内基来说,巨额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富人应该具有道德义务将其剩余财富回报于社会。这是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观念。它帮助我们记住:金钱本身无所谓好与坏,如何使用金钱才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