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9:关注高考/新民教育
     
本版列表新闻
高考语文上海卷作文题点评~~~
高考语文上海卷作文题点评~~~
高考语文上海卷作文题点评~~~
高考语文上海卷作文题点评~~~
高考语文上海卷作文题点评~~~
     
2014年06月11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考语文上海卷作文题点评
“自由与不自由”蕴涵人生哲理
董晓蕾
  向明中学 董晓蕾

  今年的材料作文表述简洁,意象鲜明。“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材料题旨显豁,意在引导学生思考“自由”与“不自由”之间的辩证关系。你必须穿越沙漠,所以目的是“不自由”的,你无从选择、无法回避;然而你穿越沙漠的方式和途径却是多元的,所以过程是“自由”的,你拥有选择的权利。卢梭说:“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如何在不自由的人生际遇中自由前行?如何在规则和限制中寻求更大的自由与突破?作文命题关注“自由”这一人类终极价值,简洁中蕴蓄丰富思辨。

  值得关注的是,这则命题并非是对“自由与不自由”的抽象谈论,而是以“穿越沙漠”这一特定情境为由头导入的。因此,撇开“沙漠”这一意象泛泛而谈“自由与不自由”是不妥当的。材料中的“沙漠”是一则隐喻。它既可以是实指,也可以是虚指;既可以特指考生在人生经历中所遭遇的某种坎坷、困难体验,也可以泛指人类生存的普遍困境,如精神的荒芜、文化的溃退、信仰的缺失;可以指生命个体所面临的处境,也可以谈群体或国家所面临的困惑。决定文章出彩与否的关键可能在于对“沙漠”内涵的界定以及考生关心社会、思考生活的程度,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文章境界的高下。

  此外,今年的作文题继续贯彻了“以教材为本”的思想,高中语文课本中的《走出沙漠》、《前赤壁赋》、《黄州快哉亭记》、《梦游天姥吟留别》、《老人与海》、《我有一个梦想》等多篇作品都可以帮助考生从社会、历史、文化等方面进行联想和开掘。语文教材是学生最根本的阅读起点。学生思辨能力的养成不能凌空蹈虚,应是要源于对教材文本的举一反三。

  拿破仑说:“世上只有两种力量:利剑和思想。从长而论,利剑总是败在思想手下”。近年上海高考语文写作关注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导向清晰。不过,材料中所设定的情境“穿越沙漠”可能与考生的生活实际和思维实际存在一定距离。试问有多少人认识“沙漠”,又有多少人体验过“沙漠”的绝境?高中生的生活阅历或许不足以使他们在没有经历过的情况下还能有感而发。其实,有关“自由与不自由”这一命题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事例比比皆是,高考作文命题在情境的设定上不妨对考生更“友善”一些。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随笔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2014上海影视双节·特别报道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2014巴西世界杯倒计时
   第A19版:2014巴西世界杯倒计时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上海新城区
   第A22版:财经新闻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夜光杯
   第A25版:连载
   第A26版:阅读
   第A27版:新民健康
   第A28版:时令/新民健康
   第A29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30版:育儿/新民健康
   第A31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A32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B01版:新民教育
   第B02版:招生培训/新民教育
   第B03版:新民教育/招生留学
   第B04版:教育万象/新民教育
   第B05版:新民教育/教育万象
   第B06版: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第B07版:新民教育/关注高考
   第B08版:关注高考/新民教育
   第B09版:关注高考/新民教育
   第B10版:招生留学/新民教育
   第B11版:新民教育/留学移民
   第B12版:广告
   第B13版:汽车周刊
   第B14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5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16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2014高考作文同题秀
“自由与不自由”蕴涵人生哲理
沪粤皖三地作文总评
拒绝伪“国际教育”,协和走在前列
用中国二/三本的分数申请世界一流的大学
新民晚报关注高考/新民教育B09“自由与不自由”蕴涵人生哲理 2014-06-11 2 2014年06月1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