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信自强的标志
自主品牌成为公务用车,是国家自信自强的标志。以荣威950为例,作为上汽全新第二代产品的旗舰车型,它相比合资品牌,更懂东方文化、更具东方美学的气度,因而更好地契合了作为公务用车需要的低调沉稳气质的需求。凭借“高起点、国际化、差异化”战略,荣威950无论在技术、研发还是产品和售后服务方面都体现了中国汽车业的最高水准,并具备与合资品牌相抗衡的品质和产品力。
在制造体系建设上,上汽坚持产品优势源自“品质优先”的战略选择。具体在荣威950研发设计阶段,就以静音、内饰工艺、舒适性高水准,树立了中国人对公商务用车的最新标准。此外在制造品质上,结合通用汽车的生产管理模式,以及大众汽车的标准化体系模式,并且根据自身特点,上汽创新打造出临港基地制造模式。临港模式的核心是“精益化、敏捷化、柔性化、模块化和高质量”。
为了打造强势自主品牌,上汽迄今已经投入了230亿元,“十二五”期间,上汽还将计划投入222亿元,到2015年达到450亿。
上汽预计到今年年底上海汽车研发中心要完成投入44亿,建成中国最大的技术中心,最强的技术中心。到2015年,上海汽车研发工程师团队将扩充至3500人,进而掌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上汽是国内为数不多的真正坚持推进新能源市场化的“排头兵”。目前上汽已拥有“三电”(电机系统、电池系统和电控技术)技术,并已经量产了荣威750混合动力、荣威550插电式强混、荣威E50纯电动三款车型,覆盖了混合动力、插电式混合动力以及纯电动三个新能源技术方向,并申请了多项国际专利。此外,上汽还启动了氢燃料电池车市场化进程,走在新能源行业发展的最前沿。
从中长期来看,上汽集团一直在研究和探索未来的技术也值得关注。两年多前,上汽从车联网上实现突破,上汽后期还会继续投入,用来扩大inkaNet3.0的平台,试图保持车联网的领先。下一阶段,上汽要实现新能源的商业化运作。
国家信息安全的壁垒
面对目前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与安全环境,公务用车的采购已经不仅仅是民族情结与历史责任的问题了,更是事关国家安全的现实问题,甚至可以这么说,即使是出于国家安全考虑,公务用车采购实现自主品牌化,也已刻不容缓。
近年来,国际形势错综复杂,特别是国家安全正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5月中旬,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发布《关于进行信息类协议供货强制节能产品补充招标的通知》,要求入围中央机关采购范围的信息类产品不得安装Win8系统,原因在于Win8系统的架构可能导致信息泄密。
众所周知,在新的技术条件下,汽车业与信息产业的结合已越来越紧密,不仅是各种越来越繁复的车载电子系统,即使是传统的发动机、动力总成等也越来越离不开信息技术的辅助。而车载娱乐系统、车载语音电话,到行车电脑、车辆EDU控制单元等等,都有被预置后门的可能,可以说,信息技术在汽车上应用得越广泛,所存在的安全隐患也就越大。汽车或将成为信息泄密的重要渠道。
要保证公务车使用过程中国家安全信息不受威胁,就必须保证政府公车从设计到生产制造,都全面由本土企业自主掌握。而在国家机关、政府部门、军队以及有关国计民生的重要国企的公务用车的采购中,实施全面的“自主品牌化”,全面采购由中国企业自主把控的汽车产品,是杜绝国家重要机密泄密的必要手段。
因此,破局之道还在于自主车企坚持自主创新,不仅是整车的自主创新,更是包括汽车核心零部件在内的全产业链自主创新。采购完全使用自主掌握的核心零部件的自主品牌公务车,汽车的信息泄密隐患就会大大减小。
日前,200辆荣威W5特警武警巡逻车投入到青奥会的安保任务中,为公务用车全面实行自主化,做了一个良好的示范。此前,荣威W5已先后获得了海关总署、上海市公安局特警总队、湖南公安厅等多个政府采购订单。
公车采购国产化不仅为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开辟了一块蕴含巨大潜力的市场,起到示范带动作用,更在提升民族自豪感,彰显国家汽车工业实力等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公车自主化进程中,上汽自主品牌的品质与实力日益展现,使命意识不断凸显,理当成为国家安全战线上一道道坚固壁垒。
汤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