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前期的材料申报和专家的初评、复评,此次共有26名教师进入金爱心一等奖终评行列,进入二等奖和三等奖终评的分别有177人和209人。令评委们颇感诧异的是,在一等奖行列,出自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仅6人,而且,被热捧的“四大名校”教师悉数无缘上榜。放眼二、三等奖名单,那些默默无闻的学校,包括一大批建在居民家门口的新优质学校,都有金爱心教师脱颖而出。评委们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示范性学校要真正发挥示范效应还任重道远。
连续多年担任评审工作的格致中学老校长姜秀娥说,从相当一部分学校上报的材料来看,关爱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和单亲子女的比较多,事迹也比较感人,但这似乎不应该是教师爱心的集中体现。再比如,反映教师义务帮学生补课的也比较多,有的还把缺少家庭管教的孩子带回家免费照看和辅导等。虽然这些老师的行为都是十分高尚的,但作为全市性的金爱心教师评选,无疑是极具方向标意义的,关心“苦”孩子、“弱”孩子不是师德的全部。姜校长说,从这次“名校”教师上榜不多的情况来看,至少说明我们学校的德育工作还未真正到位。以往示范性高中遴选出的金爱心教师的事迹更多体现在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对学生的人格成长起到引领作用上,而不是单纯“带孩子回家”或“帮学生补课”。
“如果班里没有成绩差或特殊家庭的学生,老师的爱心还能体现在哪里呢?”对于爱的教育研究会负责人倪美琪、董兴茂提出的问题,参加终评会的专家们给出了答案。静安区教育局副局长徐刚说,金爱心要评的不是学科特长教师,不是怎样去提高孩子的成绩,而是要用爱影响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光明中学老校长柳泽泉认为,不同类型学校教师的金爱心应当有区别,比如,职业学校老师的爱心可以体现在对学生职业发展的引导上;示范性高中老师如果能引导学生脱离浅阅读、回归读书与思索,也不失为很好的爱的付出。 本报记者 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