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频获国际大奖,却一直难以突破尴尬的票房及格线,也由此被称为“墙内开花墙外香”。而柏林电影节“双熊片”《白日焰火》过亿的票房,让这部冷艳的惊悚文艺片首次成了“墙外开花墙内香”。
《白日焰火》非常巧妙地用刑侦线索,讲述系列碎尸案背后藏匿的人性底色,撕开的是情义背叛与世俗冷漠,表达出一份理想化的自我救赎。
影片三分之二的案情铺垫,引出了两层现实寓意,一是暴露了社会阶层关系的“丛林法则”,越是处于低层,越容易在受到无辜侵害时,释放最原始的暴力来解决矛盾冲突,吴志贞本是受害者,却在过失杀人后以掩盖真相让“舍身救己”的丈夫梁志军走上了不归路,她又成了施恶者,并将自己永远关进黑暗的道义牢笼里。这时,张自力意外闯入她的生活,由此引爆了另一层社会寓意——用情感的匕首捅开一条道德豁口。每个人的人生都是分时间点的,在这个点遇到什么人也许将改变你的一生。吴志贞就是在她进退两难的人生关口,遇到了同样失去生活重心的张自力,两颗濒临绝望的心开始慢慢融合,但彼此对情感的依靠点完全不同,时时刻刻生活在忐忑不安中的吴志贞一心想摆脱现状,她对张自力大声嘶吼着:别再跟着我了!其实是在发泄一种压抑许久的苦闷。当他们在滑野冰时, 两人摔倒,她一言不发地望着张自力,倔强的嘴角流露出欲言又止的不甘,他凑上前,凝视她写满无助的表情,那一刻陷入了迷乱纷杂的情感混沌中。
我觉得,梁志军的悲剧和张自力的独舞,是这部电影最迷人也最令人臆想的段落,他们都是在以一种自我的理想主义色彩,来排解那份相似的孤独感,却在毫无征兆的人生归途中一个向恶一个向善,过往来兮,令人嗟叹。
《白日焰火》用丝丝入扣的悬念带出欧·亨利式道德形态意向的反转,它没有回避现实,反而很戏剧化地运用文学笔法表达了对残酷现实的理想化情怀。片尾,吴志贞被带上警车,这时高楼上张自力燃放起烟花,呼啸而过冲天绽放的那些逃离黑夜的焰火,在白天依旧璀璨夺目,表达着对生存之困撕心裂肺的控诉,也寓示着心向光明的彼此救助,传递出对生命轮回的敬意与期待。囚车里的吴志贞露出了那若隐若现的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