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场演出横贯东西
今年暑期专为儿童上演的儿童剧、音乐会总计有100多场。东艺在临近10周年庆之际,推出的“欢乐艺夏天”邀请了来自12个国家的演出机构上演39场演出。“打开艺术之门”儿童公益演出,昨天在保利大剧院、7月4日起在市群艺馆先后启动。在嘉定的大剧院上演的16场,偏向海外剧目;在位于徐汇区的市群艺馆星舞台举行的3场则是京剧、越剧的互动体验和亲子音乐会。
自从中福会儿艺从去年起,在保有华山路本部马兰花剧场的同时,又改建了硬件设施亚洲一流的上海儿童艺术剧场。在同时拥有数千人座位大剧场和300人座位小剧场之际,新近又在马兰花剧场隔壁开发了100人以下的“微剧场”。这三个剧场之中,儿童艺术剧场注重“分龄”引进来自世界各地、充满想象力的音乐会和儿童剧约33场。“马兰花”则是2015国际儿童戏剧展演的主会场,将有23场演出上演……
作为今年暑期最主要的儿童演出场地,浦东的东艺、原世博会汽车馆位置的儿童艺术剧场、市中心的马兰花剧场、徐汇区的市群艺馆直至嘉定的保利大剧院,正好横贯上海东西。这其中还包括每周末推出儿童剧的人民大舞台、市少年宫小伙伴剧场等等。暑期上演的儿童演出剧目创新高,保守估计已经超越110场,平均接近1天2场,可与话剧上演数目等量齐观。
突破观众年龄“下限”
儿童演出,从今年暑期开始突破年龄“下限”。来自法国的形体剧《妈妈,我从哪里来》适合“6个月至5岁”的小观众欣赏。2位法国女演员在几乎纯白和纯棉的舞台布景中,用一条有着“喜怒哀乐表情”的裙撑,象征着孕育生命的母体,诱导孩子们去“挖掘真相”……
有情境表演的音乐和有叙事能力的舞蹈,都成为儿童演出的新形式。相对具象的打击乐,和无伴奏人声合唱,相对更易激发孩子们的好奇。7月25日在东艺上演的葡萄牙艺术家带来的英语儿童剧《字母工厂》,就以现代舞的方式,让字母“活”了起来。8月15日在儿童艺术剧场上演的打击乐音乐会《野蜂飞舞》,就是专为5岁以上儿童设计的音乐会。四位分别来自法国广播乐团、马勒青年交响乐团等的职业音乐家化身为来自未来的探险家,拖着乐器追赶月亮,路上配以各类世界经典名曲的打击乐。他们的团名也特别有童趣,名“哐嗵”。加拿大美人鱼剧团7月28日将于保利大剧院上演黑光剧《好饿的毛毛虫》,这台适合3至7岁儿童观看的剧本,以肢体与舞美的卓越创意,展现了一条毛毛虫是如何长大变蝴蝶的……
数量猛增质量提升
北京儿艺将于7月31日在东艺上演改编自日本绘本大师宫西达也同名作品改编的恐龙儿童剧《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该剧讲述的是发生在白垩纪恐龙时代一只霸王龙和一只小甲龙之间的父子亲情故事——这两种龙原本是“天敌”。这股独特的父子情,也相当适合亲子家庭观赏。
保利大剧院则推出符合儿童理解力的童话剧《小马过河》、根据郑渊洁童话改编的《罐头小人》以及《大角牛之光明使者》等原创剧目。7月17日在市群艺馆上演的儿童剧《小八腊子流浪记》则是以老上海风情为背景,展现解放前孩子无家可归到新中国成为未来主人翁的故事。该剧还是国际儿童戏剧展演的开幕戏。此外,上海丽思音乐剧团的儿童音乐剧《爱丽丝梦游仙境》、台湾逗点创意剧团的欢乐气球偶剧《寻找快乐的咩咩羊》等,也将呈现中国儿童剧整体提升的面貌。
儿童演出样式拓展
因为来自剧场、剧团、市民文化节、民营院团等各个演出相关机构,都意识到儿童演出的品质,能帮助孩子开拓眼界、提升认知,所以他们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无形中拓展了儿童演出的样式。
依托市民文化节的多元社会主体参与,市群艺馆还开设了演出欣赏、培训体验、非遗学院等一系列公益活动,并通过微信平台向公众招募学员。少儿沪语训练营、《小王子》创意之旅戏剧夏令营、少儿魔术班等热门项目一经发布,短短几小时之内名额即被“秒杀”一空。
保利大剧院邀来了美国潘多斯儿童剧院,于7月2日为小观众们送上的一场大型魔幻音乐剧《阿拉丁神灯》之后,还邀请了国际近台魔术界的盲人“牌王”理查德·特纳、前美国魔术师协会主席麦克·米勒、以表演魔术手著称的美国魔术大师克里斯托弗·哈特等,联手带来《不能说的秘密Ⅶ——世界著名近台魔术大师展演》。8月14日在东艺上演的魔术杂技喜剧《窃窃私语的墙》,没有对白,通过提瑞·卓别林的编排,呈现出一个为打包行李赶到无聊的女生冒险进入一个超现实世界的故事。该剧编导提瑞,是喜剧大师查理·卓别林的女儿。
此外,与小观众的“同龄人”,来自悉尼的儿童合唱团以及来自德国汉诺威的童声合唱团,也将以让孩子了解到地球另一头的孩子们的所思所想所爱的音乐和生活。
首席记者 朱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