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访“鱼米之乡”宝山区罗泾镇洋桥村
~~~——访“鱼米之乡”宝山区罗泾镇洋桥村
~~~——访“鱼米之乡”宝山区罗泾镇洋桥村
~~~——访“鱼米之乡”宝山区罗泾镇洋桥村
~~~——访“鱼米之乡”宝山区罗泾镇洋桥村
     
2015年06月28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走海塘 吃海鲜 看江景
——访“鱼米之乡”宝山区罗泾镇洋桥村
郭剑烽
■ 宝山罗泾镇洋桥村美丽如画 罗洋 摄
  粉墙黛瓦的江南传统农屋与风格各异的现代别墅遥相辉映,随风摇曳的碧绿麦田与清波荡漾的鱼塘互为映衬,晴空丽日下的罗泾镇洋桥村显得格外清新靓丽。 

  大上海最北端的明珠

  洋桥村位于上海最北端,东临长江口,西与嘉定毗邻,北与江苏太仓接壤,地理位置独特。近年来,全村359户农户,在这片1.7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围绕“调整产业结构,美化村域环境,构建特色旅游”主线,依托村庄改造提升村民居住环境这一契机,逐步建成集优质农产品生产、生态环保和旅游休闲于一体的多功能新农村。村庄交通便利,市级公路沪太路与藴川路贯穿其中,是沪苏交界处一颗璀璨的明珠,上海名副其实的北大门。

  洋桥素有鱼米之乡之称,盛产各类名优鱼种,如刀鱼,鲚鱼、鲫鱼、鮰鱼等等,洋桥村种植的“宝农34”大米连续六年获得上海市优质大米评比唯一金奖。 

  为切实利用好长江库区的宝贵自然资源,洋桥村正在将生态涵养林、林间步道和原有湖泊连点成线,规划推出“库区一日游”项目,让游客在“走海塘、吹海风、吃海鲜、看江景”的过程中体验长江之畔淳朴村落的迷人风情,进一步打造美丽乡村的魅力,塑造大上海版图最顶端的一颗熠熠闪光的彩色明珠。 

  多功能一体化农家乐

  目前,洋桥村正全力打造旅游业“四个一”工程,即1-2年内建成一个集优质农产品生产、生态环保和休闲观光多功能服务于一体的农家乐项目;一个千亩林地的生态氧吧;一个长江库区风景园;一个以“宝农34”优质水稻为主的“产加销”基地。 

  村里柴肠湾的宇红农家乐专业合作社,三面环水,景色宜人,总占地面积约122亩,推出的蔬果采摘、垂钓烧烤、棋牌休闲以及地道的农家菜肴,颇受市区游客青睐。在宇红农家乐,特别为游客提供了现实版开心农场,50平方米的种植小区,想种什么就种什么,如果自己没有时间打理,合作社还会提供专人管理,同时还独有“同城当日快递果蔬”服务,既能让市民体验农事耕作的乐趣,又能吃到自己亲手种植的新鲜优质蔬菜。 

  紧邻宇红农家乐便是宝山区农业重点建设项目——“宝农34”优质米产业化基地。游客可以进入车间,实地查看现代化碾米的全过程,让游客可以亲眼看到稻谷脱壳、谷糙分离,砻谷、碾米的各个步骤。整个过程公开、透明,让游客“游的开心,吃的放心”。在秋收季节,游客还可以到田间地头,实地观摩现代化农业机械收割水稻的场景,体验丰收的喜悦,在基地旁的市民体验田,如果有兴趣,可以下地收割水稻,捆绑和脱粒。 

  无论是参观禽舍,或是亲手喂养一番,在洋桥村,您都可以尽情体验一次质朴的农家生活哦。 

  本报记者  郭剑烽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读者之声
   第A04版:民生调查
   第A05版:民生调查
   第A06版:目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新民资讯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文体汇
   第A12版:跨界/文体汇
   第A13版:文体汇/聚焦
   第A14版:动态/文体汇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专版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2版:亲子阅读/星期天夜光杯
   第C01版:金色池塘
   第C02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C03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C04版:专版/金色池塘
你看,“张江的脸”悄悄在改变
走海塘 吃海鲜 看江景
江西会昌在沪举行招商推介会
日军集中营幸存者讲述艰难往事
广告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A07走海塘 吃海鲜 看江景 2015-06-28 2 2015年06月28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