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黄梅雨纷纷时就是吃杨梅的时节,那时松兰山上杨梅满林,一颗颗压弯了枝叶,鲜艳欲滴。当年苏东坡啖之有言:“闽广荔枝何物可对者,可对者西凉葡萄,我以为未若吴越杨梅”。古时吴越为浙江及江苏一带,河姆渡遗址考古发现7000年前野生杨梅存在,因此有了“余姚杨梅冠天下”之说。这是后来的事。
松兰山在浙江象山境内,距县城9公里,系天台山由西向东奔入大海的余脉。大自然神奇造化,在这里形成了曲折的港湾、岛礁、山岬和沙滩,海蚀地貌又使沿岸礁石林立,千姿百态。旖旎的山海风光,幽静的岛礁港湾,海水退潮过后,漫步在黄金般的细沙滩上,只留下一行浅浅的脚印。沉浸在美景中的游客或许不知道,这里曾是抗击倭寇入侵的战场,屹立在海滩上的抗倭名将戚继光塑像,怒目圆睁,威武不屈。至今流传着一则真实的故事,当年戚继光率部驰援遭敌强攻危在旦夕的港口镇,部队一路急行军,正值农历五月,烈日当空,将士们个个汗流浃背,但随身携带的饮水已尽。军情急如火,容不得半点延误,戚继光下令去除铠甲轻装前进,此时只见一群村姑挑着杨梅赶来,顿时士气大增。村姑来自松兰山,止渴解热的杨梅产自松兰山,部队大胜凯旋,戚继光上奏朝廷战报言及此事,十分感慨,称民乃国之基石矣!
我来松兰山,是应象山籍诗人韩正琦的盛情邀约,他在电话里将松兰山很是赞美了一番,诗人的语言充满鼓动性,还说松兰山的杨梅可不一般噢!我与正琦相识缘于一次突发事件,贵州《山花》杂志主编何锐到浙江开会,其间不慎摔倒,当时在场的作家张承志等将其急忙送医救治,诊断颅内出血。我稍后得知,从上海赶去杭州。在病房里我见到了正琦,他是与会者之一,事发以后日夜陪护,直至何锐康复出院。作为何锐的亲友,我自然感激如此重情重义的人,我们成了朋友,交往至今情谊愈深。
正琦引领我等一行,沿景带观光路步行盘山而上,碧波奔涌的大海近在咫尺,拍岸浪涛清晰可闻,山脉延伸到海里,形成9个突出于水面的小岛,呈一字排列。山海相连,是松兰山一道独特的景致,舍其别无。离开大路进山林,光滑的青石小径弯曲起伏,这是种杨梅的人祖祖辈辈走出来的。终于到了杨梅林,大家没顾上喘息,纷纷攀枝摘梅,大快朵颐。松兰山富饶的植被条件,为杨梅生长提供了足够的有机养分,不仅无污染可直接入口,而且颗大汁多,富含蛋白质、糖、钙、磷等多种维生素。特别是白杨梅,通体晶莹透亮,果粒饱满,甜酸适度,是杨梅中的珍稀品种。难怪明代诗人徐阶如此大加赞赏:“摘来鹤顶红犹湿,剜破龙睛血未干,若使太真知此味,荔枝焉得到长安。”
晚餐正琦用闻名的象山海鲜招待,佐以绍兴黄酒助兴,其中一种贝壳,闻所未闻,当地人称佛手,鲜美至极食之难忘。夜宿景区内的心海度假村,带着旅途和登山的疲惫,很快沉入梦乡。翌日,撩开窗帘不由一愣,凭窗面湖,一弯清澈的湖水就在眼前,夜里大概下过雨,对面山峦青碧如洗,万草千花。连忙走到外面的露台上,一股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略带一点点潮湿,不由贪婪地大口呼吸起来。
昨晚投宿,夜色迷蒙,此刻才发现这里原来真美,抬头白云翠岚,举步溪谷丛林,环湖而立的心海度假村主楼,是一幢五层欧式城堡型建筑,恢宏典雅,一幢幢度假别墅散布于湖畔林间,感觉大自然与现代文明和谐地交融在了一起。一对年轻夫妇和一个女孩,在别墅门前的草地上玩耍,女孩银铃般的欢笑声,清脆悦耳,传得很远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