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健康新展望
2015年是智慧医疗的爆发年,创新突破,硕果累累,医疗行业创新技术不断“刷屏”。此前,本刊已为读者带来了2015年有关智慧医疗、医疗新技术的大盘点,那么,在这个刚刚起步的2016年,大健康产业又有哪些进步呢?《新民健康》将带你去探索未来,让你提前感受“未来式”医疗给你我带来的新福利!
长妇幼
新推再生育门诊
据悉,自“单独二孩”政策实施以来,上海多家专科医院高危孕妇平均增加20%左右,其中生育二胎的孕妇占了绝大比例。在长宁区妇幼保健院,2015年下半年起建大卡人数明显增加。随着“单独二孩”的增多,特殊妊娠分娩现象也逐渐增多,如高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妊娠并发症等发生率将随之提高。
“全面二孩”政策的开放,其直接受益人群为70后家庭,即年龄在35岁至45岁的人群,这部分人群多为高龄产妇,存在生育风险,尤其是第一胎为剖宫产的女士。针对这种情况,长宁区妇幼保健院今年将推出高危孕产妇门诊、再生育门诊,同时与三级综合性医院之间建立危重孕产妇绿色通道,更好地解决二胎生育风险,尤其是对于头胎是剖宫产的妈妈,将给予重点关注与保障。
血液病医院
干细胞移植专攻白血病
目前全国有500万白血病患者,其中一半是儿童,且每年以4万的新发病人数在递增。然而全国仅100家医院具备干细胞移植资质,以血液科室为主,且层流仓配置规模偏小。全国每年能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总数仅为3000例左右,存在较大的医疗供需缺口。为解决这一缺口,全球最大的血液病医院——中国干细胞集团附属血液病医院落户上海,将于2016年竣工,2017年正式投入运营,到时每年可提供实施1000例以上干细胞移植等治疗手术。
作为血液病医院的设置主体,中国干细胞集团目前拥有全国最大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公共库,样本数量超过2.6万单位,全球华人患者配型成功率达100%。迄今完成造血干细胞移植近1200例,是国内唯一移植突破千例的干细胞专业机构,其中患者体重超过30公斤的占76.56%,年龄超过18岁的占53.76%,患者移植后两年存活率达82.8%。
“迷你养老院”
在家门口养老
作为全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城市,上海一直在探索养老服务的新模式。为了让更多老人就近养老,上海正在推广养老服务新设施——长者照护之家,到2017年底,各街镇长者照护之家将实现全覆盖。这类开在家门口的“迷你养老院”,既能提供短期住养服务,又能提供日间照料服务,还能为居家养老提供专业服务和支撑。老人能在不离开熟悉的社区环境前提下,享受专业化养老服务,便于老人家属和子女日常探望。
首批5家街道自2014年开始试点举办长者照护之家,目前全市已经建成22家。2017年本市将实现长者照护之家在中心城区和郊区城市化地区的全覆盖,未来,居民在家门口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能享受更专业的养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