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上海市工业技术学校实训中心学习时,差不多3个人一台设备,而且类型也很多。从数控车床到车削中心,从数控铣床到五轴加工中心,几乎涵盖了工厂里的各类设备。2012年9月,我进入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主要承担航天关键零部件数控加工的班组。我很快适应工厂的环境,实习期从三个月缩短为一个月,并且能够独立操作。在2014年4月代表单位参加了上海市职业技能竞赛,取得第一的好成绩。经过单位的推选,综合考评,我获得了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
王文强 (上海市大众工业学校金牌教师)
我校数控实训中心从2004年成立,最大的受益者就是我们第一届数控专业的学生,可以学习到当时非常先进的数控技术。之后作为教师,我更是离不开实训中心,我在实训中心指导学生考证、比赛训练、技能辅导。这几年,通过实训中心走出去的人才更是不计其数。例如周清同学,是我2011年带出来的学生,现在成为航天800研究所的首席技师。这几年世界顶级的机床相继落户我校数控实训中心,和企业接轨,老师和学生能在实训中心得到更多的锻炼。
蒋芳燕 (地铁8号线“形象大使”)
实训中心堪称我成长的基石。正因为有了实训中心的学习和锻炼,我才比其他没有经过实训中心的人更快地适应工作。我学的是城市轨道专业,在实训中心里还考出了电工初级,后来我进入地铁工作后,从一名普通站务员做起,成为8号线的“形象大使”,又做了技术工,还考出了电工中级和电工高级工,再以后又走上了站台的管理岗位,这都得益于学校实训中心打下的技能基础。我当大站的站长,员工有五六十人,相当于一个小企业。可以说,也是实训中心,培养和锻炼了我的团队意识。从实训中心走出来的人,他们的上升空间会大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