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 感激当下
“从战争的角度来说,四行仓库保卫战只是一场小小的战役,在八年的抗战中惊鸿一瞥。”马馆长接受采访时说道,“但是它在统一全中国人民抗日的决心上,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给人留下的思考是深刻的。进入少年先锋队时,我们都曾听到过这样一句话:“我们胸前的红领巾是用先烈的鲜血染成的。”
我们现在的和平盛世,是用多少人的鲜血铸成的。先烈们为了抵御外来的入侵,为了创造和平先进的社会,付出了他们的生命。我们这一代人,享受着和平安逸生活的同时,也应铭记历史,也应为那些崇高的勇士献出自己的感恩与崇敬。
——华育中学八(1)班 黄彦嘉
一座孤楼演变为“丰功碑”。被炮弹打透的西墙叙述了一段令人感慨无限的历史往事,记录着一段用血染红的“八一三”淞沪抗战。这里有着太多的历史等着被发掘,被探索。
浮雕的柱子好似那些历史已经不复存在,这只是一座普通的展馆。马馆长告诉我们:“西墙的修复之所以没有将那几个洞修补,就是想给大家保留历史的痕迹,我们要让后人见证历史,牢记和平。”
——罗山中学七(4)班 吴佳琦
英雄堡垒 民族脊梁
寒风中的“晋元纪念广场”格外庄严肃穆,我抬头仰望午后残破的西墙。在1937年那场仅有4天的保卫战里,日军用平射炮打出的巨大孔洞和成千上万个枪眼、弹点伤痕累累,惨不忍睹,可它却依旧牢牢矗立、固若金汤!
这应该就是我们打不垮的民族精神吧!以前只是听大人们说这里是曾经的“八一三”淞沪战场,但此刻的我正清晰听到激烈的枪炮声;亲眼目睹残酷的战场;亲手触摸这座伤痛的堡垒,心底的民族魂愤懑难平!
看!残破的大字依旧豪迈坚强。听!童子军正在对岸打着暗号助阵叫好。唱!我依稀听见那《八百壮士》雄歌激昂……这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啊,你是这片土地上抹不去的伤痕记忆,摧不垮的民族脊梁!
——华高小学四(1)班 李雍
作为历史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它不应被抹去、被忘记,我们是不是应该抽出一点点的时间,静下来想想,我们的现在到底是从何而来?
在与日本侵略者展开的殊死搏斗中,中国人民表现出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万众一心,前赴后继,彻底打败了侵略者。不畏强暴的拼搏精神,舍身救国的奉献精神,统一抗战的团结精神,坚持到底的自强精神,这些都是抗战历史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文化遗产。看着那堵墙上的“伤疤”,启迪我的深思……
——川沙中学高一(7)班 黄思嘉
硝烟往事 四行雄魂
陈树生等人的牺牲提醒了谢晋元,这场残酷的守卫战对于年轻的战士们意味着什么,他们离乡背井保卫国家,总要为家人留下点什么,于是他要求全体官兵给家人写一封信。很多士兵从小到大也没写过家信,没想到,写的第一封家信竟然是遗书。
“中国不会亡!”感谢那八百壮士死守战场,感谢那些默默付出不求回报的人,感谢你们用血肉用生命换回了我们现在幸福的生活,你们伟大的爱国精神将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里,你们用坚强不屈的声音喊着“保家卫国”,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华高小学四(5)班 瞿展颜
纪念馆为我们惟妙惟肖还原了当时“八一三”淞沪会战的战况。当时百姓们渴望和平,热爱和平的愿望,以及当时中国军人不畏生死,热爱祖国的英勇志气。无论是馆内的雕塑还是抗战时保留下来的文物,或是一些真实记录的视频与照片,都无一不把我军抗击日寇侵略,日军烧杀掠夺的场景描画得淋漓尽致。
一座仓库,因为英雄的坚守,而成为民族永恒的丰碑。孤军奋战,英雄豪壮,正气浩然,彰显中华民族之尊严。
一场战斗,因为先辈的热血,而成为民族永远的记忆。孤军不孤,义举盛传,全民襄助,凝聚中华民族之力量。
——上海海洋大学附属大团高级中学高一(1)班 沈杨
新民教育中心 陈乐 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