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期好于上年
2015年车市的V形反转迹象,让不少业内人士对2016年的车市也开始有了积极的想像,从目前的大势判断来看,2016年的车市应该比2015年好。
在国家信息中心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看来,7月份之前是逐月走低,8月份之后逐月向上,这是今年我国车市发展的最大特点。2016年乃至未来更长时期的中国车市,将恢复到中速增长状态,乘用车销量增速约为GDP增长的1.3倍。“这意味着2016年乘用车市场将有望实现两位数增长。”
其做出此判断的依据来源于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的经验。根据以上国家的发展历程,一个国家车市发展会出现两个快速发展期,第一个阶段持续五年左右,销量增速为30%,第二个阶段持续十年,增幅为20%。中国车市已在2001-2008年经历第一个发展阶段,销量平均增速刚好为30.4%,据预测,从2009年开始,中国车市进入第二个快速发展期,销量增速将相当于GDP的1.3倍。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任兴州认为,当前我国汽车消费潜力依然巨大,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一是居民发展与享受需求不断增长的势头很高,调查显示,超过70%的中国消费者更愿意购买新车;二是千人保有量达到百辆但仍有较大发展空间;三是城镇化推进对需求的影响;四是年轻消费者成主力群体,对汽车时尚生活的需求;五是居民收入增长使购买力提升。这就决定2016年买方市场氛围会更浓。
展望刚刚到来的2016年车市,乐观人士认为:在小排量车型相关政策的刺激下,全年有望实现10%左右的增幅,高于GDP增幅。预计狭义乘用车零售增速能到10%强。
利空因素犹存
但是,关于2016年汽车销量增幅会继续收窄,还是会在政策余音之下出现回升,业内不乏相左意见。相对保守的业内人士认为2016年车市利空因素仍然存在,尤其是小排量车型相关政策的刺激或只能解一时之渴,而且,政策刺激作为外力,其影响并不能一直维持高效。
中汽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认为,汽车产销量将与GDP增速相一致。中国2400万辆的年汽车产销基数已经很庞大,如果再长期以两位数的增速发展,对国内环境、交通会造成很大压力。为此董扬预判,2016年国内车市增速应该在5%到7%之间。
董扬的这一预判代表了部分车企的观点。长安汽车总裁朱华荣表示,当前汽车行业已经在向好的方向发展,宏观判断明年车市增长应该在5%到7%这一区间,不排除某一月份能达到10%-15%这一区间,但从全年来看,15%的增速就有点天方夜谭了。广汽集团总经理曾庆洪表示:“对于未来汽车业增速,不能过于悲观或过于乐观,只要GDP增长,汽车销量肯定会迎来与之相应的增长”。
还有业内人士认为,与年中的销量下降相比,2015年四季度形势似乎有了“大逆转”,但总的看,只不过是逃离了销售下降的坑,并没有摆脱微增长的命。原因一是宏观经济形势下行,消费信心不足,内需提振困难;二是整体产能相对过剩,处在消化期。三是环境压力和减排约束,随着交通拥堵进一步加剧,北上广等地将探讨更加苛刻的购车和用车条件,其他一些大城市也在讨论限制私人汽车使用的措施,这将对2016年车市产生明显影响。当然,2016年国家会有一些刺激经济的措施出台,但本届政府任内的经济调整方向应该是中药慢调,不会再出2008年的那种打速效强心针的方式。
车企厉兵秣马
展望2016年,车市的结构也在发生变化,处于格局变化中的车企,也将开始产业结构调整,产品重心逐渐向SUV和新能源汽车转移。
大众和通用在华已经成为巨无霸,两家企业在华的4家合资公司上两年在“增幅”上取得好成绩的难度要高于其他企业。2016年,上汽通用争取实现不低于汽车行业平均增速的增长。2016年是雪佛兰产品大年,全年将投放8款新车,意图实现华丽转身。按照大众在华的发展规划,2016 年以新能源车为代表的全新车型将大规模导入,并将推出全新途观、全新迈腾和全新7座SUV等11款主要新车。
长安福特表示,2016年有高于行业平均增速的预期,因为长安福特旗下车型都处于热销期。广汽本田则将2016年销量目标锁定为60万辆,导入雅阁中改款、雅阁混动、讴歌首款国产车型以及中大型SUV等多款新产品。丰田2015年在华顺利实现110万辆产销目标,旗下南北丰田导入卡罗拉雷凌双擎多款新产品,雷克萨斯则先后投放8款新车型。丰田不敢豪言2016年,但混动的热销,让其对2016年市场充满希望,广汽丰田则希望每年保持10%的销量增速。长安马自达则表示,创驰蓝天动力总成产能不足问题已经顺利解决,2016年会继续增加产能。
中国本土品牌普遍看好2016年,对内已经制定好颇具挑战性的年度销售目标。广汽传祺2016年的销量目标将突破25万辆,规划一系列新车覆盖所有细分市场,包括中大型SUV和MPV,以及新能源车。另外,包括吉利、长安、长城在内的本土品牌也在2015年实现逆袭,成功抓住SUV和MPV市场热点。
相比关注销量增长数字,一些企业正在把目光放在可持续发展层面,不断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这对整个行业无疑是个好消息。
李永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