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来电话,请写一篇“年货”,我一吓,这两个字,过去是一句切口,30年前,迎面走过来一个女青年对我讲,“年货”到手了吧,有了吧。我笑笑。女青年讲,笑啥呢,要么,今朝夜里去走一趟?我笑笑。
所谓“年货”,当时上海青年的理解,就是葵花籽,上海人叫香瓜籽。黑龙江农场,春天一种就是几十公顷,两个人民广场的范围种满了向日葵,初夏金黄一片,葵花朵朵向阳开,7月之后,向日葵的金黄面孔,就全部发黑了,低头只朝地上看,因为籽盘里已经灌了浆,一天比一天重,到了秋天,农场的捷克收割机来收,一粒不剩,集中起来运走,据说可以提炼航空汽油。
春节准备“年货”,往往是九月中旬,收割机还未启动,每天夜里,靠八点钟,两人一组的青年,就自动出发了。工具简单,一只麻袋,一块搓板,一把镰刀。如果是一男一女的组合,往往是恋爱关系;两男的组合,是绝对强劳力,麻袋要备两只,摸黑走进葵花田,先要有思想准备,因为葵花与身高差不多,夜里的样子也差不多,走进葵花田,等于走进人民广场的游行队伍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