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该不该上马超级对撞机是个非常专业的科学问题,达成共识尚需时日。但笔者认为,科学家们围绕某些有争议的科学问题公开辩论、激烈“对撞”的做法有其积极意义,值得倡导。
首先,这种“对撞”有助于减少重大科技决策的盲目性。“不确定性”是科学研究特别是前沿基础研究的最大特征,那些耗资巨大、研究前景难言明朗的重大科技项目,上马之初尤其需要充分听取业内专家正反双方的深入论证。
其次,这种“对撞”有助于培育健康的科学文化。在科学文化之中,最为缺乏的,恐怕就是知无不言、充分探讨的科学氛围了。只有公平公开、活跃活泼的百家争鸣,才能迎来科技事业的百花齐放。
再次,这种“对撞”有助于提升公众的科学素质。事实证明,科学家的观点“对撞”是普及公众科学知识、培养公众科学精神的有效途径。
值得称道的是,在这场“对撞”中,讨论双方都以理服人、就事论事,既没有以势压人,更没有辱骂约架。希望科技界这样的“对撞”更多些,不管是重大科技决策,还是“有的能重复、有的不能重复”的实验结果。(柏木钉 刊今日人民日报 本报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