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师重道是中国的优良传统,古代就有“人有三尊,君、父、师”的说法。在中国几千年的灿烂历史中,“师”,总是受人尊敬、被人爱戴的。属于老师的节日古已有之,在孔夫子年代,门下弟子每年总会相约在老师的生日那天举行一个简朴而庄重的仪式,用虔敬的心态向师长送去敬仰和祝福。老师,是人类文化得以传承的功臣,是泱泱中华文明的根基乃至灵魂。所以当198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决议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我们教师的节日时,目的在于肯定老师为社会所做的贡献,在全社会形成敬师爱师的氛围,鼓励教师们传承文化,肩负弘扬社会良好风气的重责。
可是,每年此时,身边总有一些老师跟我抱怨:还是刚刚上班那时候的教师节最开心,现在多了很多社会“杂音”,反而让大家不知所措了。面对种种杂音,我们其实更加需要定力,用最纯净的初心告诉自己:你的选择没错,“成为一名好老师”,这永远是你的使命。
好老师,是永远坚守在教育的第一线,小心呵护孩子们的本真,不断追求教育的真谛,赋予学生把握美好未来的勇气,并努力为教育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默默地做一名教育的守望者,也许不辉煌,但是有价值。
教师是一个很特殊的职业,你不可能朝九晚五,有非常固定的上下班时间;你不可能将工作和生活完全割裂开,也许回到家还要和家长沟通交流;可能你曾经教过的学生,若干年后成了你的忘年交……如果你选择了做教师,你就成为了情感的传递者,人格价值的引领者,那将是植入到你生命中的事业。
每年的教师节,我总要感谢我学校的同事们,他们自律的职业操守和散发着个人魅力的职业情怀常常让我感动,他们积聚了满满的正能量,仿佛照进心灵的一道曙光,让人奋发、向上……这是一群有思想、有追求的教师,坚守教育的道德追求、在自律中保持一份淡定从容和不忘初心的教师,孩子的幸福成长是他们始终的追求。只有情感丰富、热爱生活的老师,才会将爱延续到每一位孩子身上,才能培育出“知勤俭,会合作,守规则”,彰显天山路一小“小蚂蚁精神”,具有中国底蕴的世界小公民。
爱因斯坦曾说:“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我的理想犹如对教师初心的一种信仰,贵在坚守而不在拥有,实现理想可在庙堂之高,也可在江湖之远。我希望自己是一个行者,步履轻盈,走在教育的路上,带着微笑,带着阳光,装满了理想、激情和幸福,让学校的老师每天都像过节一样幸福满溢,坚守这片心灵的净土中!
不忘初心,自得始终!
(作者为天山路一小校长,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上海市园丁奖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