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调度员坐着操作电脑,便把房间“隔断”了。要是再走进两个驾驶员来报到签单,或倒水休息,室内立刻被填满,转身也困难。逼仄空间里,柜子和桌子需要特别定做,超标一丁点儿也不行;5个热水瓶并排挤在一张柜子上,柜面勉强还能再放几个茶杯;电水壶实在没地方放,就搁在灭火器箱上面;微波炉只能叠在迷你冰箱顶上,两种电器都是市面可见的最小规格;室内放不下一张餐桌,更没法多辟一块空间,给工作人员如厕。
于是,以下几个场景成为忻康里终点站的常见画面——
停站后,驾驶员赶紧做完“一程一检”,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向附近的23路终点站调度室去上厕所,有的实在来不及,在路边就地解决。驾驶员都不愿进调度室休息,而是搬一张椅子坐到门口,最怕碰到雨天。
还有就是到了饭点,却没有一个驾驶员在这个车站吃饭。室内没地方吃,而室外,则让他们吃不下饭……原来,一个垃圾箱房和调度室仅一墙之隔,附近几百户居民的生活垃圾汇集于此,夏天经常飘出阵阵异味。
驾驶员张红虎说,自己就算肚子再饿,也不在这里吃饭。宁愿饿着肚子,多开一两个小时,去长桥新村调度室吃饭。824路在徐汇区长桥新村(龙临路上中路)至静安区曹家渡(忻康里)区间运行,共24站,约20公里,早晚高峰时单程可能要开两个钟头。“我有低血糖,必须随身备几粒糖,否则根本吃不消。”最近天气渐暖,想到夏天又快来了,张红虎和同事们纷纷皱起了眉头。
据悉,这个堪称上海最窄小的调度室,当年可谓是来之不易。行管员宋增贵回忆,10多年前,824路没有调度室,调度员都躲在一把大伞下工作,风雨天苦不堪言。后经多方协调,公交公司向业委会租下一块地,搭建了这间小屋。
然而有地方遮风挡雨了,可渐渐工作环境又成了大家的心病。目前,每天有29辆车靠站,58名驾驶员在这里歇脚,3名调度员从早到晚轮班驻守。局促空间加上经常的刺鼻异味,让大家觉得有些尴尬。
首席记者 曹刚
通讯员 冯联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