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3:康健园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5月06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家、校、孩子合力摆脱青少年情绪障碍
金海燕
  根据2014年我国青少年发展报告发布的数据,17岁以下的青少年中,大约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近5年间,这一数字还在增加,青少年的心理问题需要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青少年个性尚不稳定,易受到家庭和社会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他们处于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成熟感和幼稚感并存,生理快速成人化而心理则无法同步。看似独立自我,实则对外界环境异常敏感,心理依赖性强,缺少应对困难及挫折的能力。特别是具有消极特质和习惯自我压抑的青少年更易感受到负面的情绪,会经常感到紧张和不愉快,导致焦虑和抑郁。

  对于出现情绪障碍的青少年,家庭及学校都要给予重视。青少年常常会面对来自家庭、学校及同伴间的心理压力,比如亲子矛盾,升学压力,同学相处不融洽等,这些因素都是青少年情绪问题的导火索。因此,老师及父母要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及时发现他们的情绪困扰,适时给予支持和帮助。

  相比学校,家是塑造孩子个性最重要的地方,可能是孩子被情绪风暴袭击时的避风港,也可能是孩子情绪问题的火药桶。父母的过度关注或忽略、压制、苛责使孩子容易出现紧张、恐惧、焦虑等情绪问题。而积极的关爱、认可、尊重会使孩子感到温暖和满足。所以说,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和善解人意、善于沟通的父母是青少年情绪稳固的基石之一。

  父母要学着和孩子做朋友,多了解他们的心事和烦恼,给予理解和恰当的指导。尽量与孩子温和相处,不情绪化,不简单粗暴地否定和打击孩子,积极接纳理解孩子在成长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挫折,充当孩子情绪的抚慰者。

  青少年自身要学会科学减压,适时适当地发泄积存在心中的不良情绪,积极求助。当和父母有冲突时,尝试换位思考,学会理解父母。做自己该做的事儿,积极面对现实,努力进取,对生活及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良性的自我暗示,有助于消除心中的烦恼、压抑,达到疏解负面情绪的作用。 图 TP

  金海燕(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临床心理科副主任医师)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科创上海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夜上海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军界瞭望
   第A21版:军界瞭望
   第A22版:军界瞭望
   第A23版:康健园
   第A24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ZF01版:中缝4-21
   第ZF02版:中缝12-13
二维码
家、校、孩子合力摆脱青少年情绪障碍
科学规范吸入治疗 哮喘控制无捷径
科学预防卵巢癌 从遗传咨询开始
皮肤癌诊治与修复尽在整形外科
中医治疗肛瘘有显著优势
新民晚报康健园A23家、校、孩子合力摆脱青少年情绪障碍 2019-05-06 2 2019年05月06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