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你转告大陆,这枚闲章我等着用,快些刻。
“接竹引泉”什么意思?你不是曾在大凉山见过、还大惊小怪过吗?饱经风雨的黝黑竹筒,从深山曲折绵延到吊脚楼前,清泉汩汩。人们不必攀山越岭、手提肩挑,也不会有水缸见底喉咙冒烟的焦躁,可以坐享甘甜的泉水了。
用“接竹引泉人”作闲章有何用意?假如我这样提问,你一定会嘲笑我“宛如智障”了。
山林火塘边,品着泉水烹煮的千年野茶汤,我总会浮想出一个身手矫捷的接竹人。他时而攀上峭壁,时而悬下断崖,时而披荆斩棘,时而智斗蛇蝎……千辛万苦,默默地不厌其烦地把无数根寻常竹筒扎成了蜿蜒于崇山峻岭的长龙。目的只有一个,送万众以甘露,让老弱病残也能安享清凉。
你不是常常徜徉在中国文化、世界文化的层峦叠嶂间吗?你不是常常感叹:文化大山里有多少于世人有用的清泉在白白流淌、自生自灭吗?那么,何不做个接竹引泉人呢?假如有幸尝到深山醴泉的人,都能动手接竹,引泉供大众共享,那该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