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2: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8月27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奶奶的土话
李瑄
  李瑄

  我推测小时候说的是北方话。因为,从小跟着奶奶长大的。弄堂里的人,叫奶奶为山东老奶奶,叫我们为小山东。那时的上海人,以为中国北方都是山东,过了山东就是东北。

  奶奶是河北保定人,虽不识字,小脚,但出身乡绅之家,善良好客,特讲礼数,富传统教养。我和小学同学50年没见面,第一次见面,凡是当年到过我家的同学,第一句都是:我记得,你家有个老奶奶,老好的。

  我哥哥比我大一岁,他上小学后学普通话,渐渐地就觉得奶奶说话与学校老师说话不一样,渐渐地又判断出是奶奶说话不标准,最后得出结论:奶奶说的是土话。我记得奶奶听哥哥这么说很是生气,骂哥哥:祖祖辈辈都这么说话,你嫌奶奶说话土?小兔崽子,丧良心了。

  这时我也上小学了,开始懂事了,觉得哥哥说得对,站在哥哥一边。结果也属于“丧良心”一类。比如,妹妹很小的时候,奶奶哄她玩一种北方游戏,特简单,就是用两个食指一边对点,一边说:du、du、du、飞——当说到拉长声调的“飞”时,两个手就张开了。我们认为,这个du就是土话。

  实际上,奶奶是对的,我们是错的。新华字典是有这个du字的:厾。其含义就是“轻轻地点”。鲁迅先生早就说过:人生识字糊涂始。我要永远记住这个教训:当自以为懂了的时候,说不定是不懂的开始。奶奶有些话,如:矫情、显摆、得瑟……现在都是时髦用语。时代证明,奶奶说的话是很超前的。

  我们最早发现是自己错,不是奶奶错的时候,是在停课之后,开始阅读《烈火金刚》《敌后武工队》《艳阳天》《金光大道》等小说。尤其是《野火春风斗古城》,这个古城就是我们保定,哥哥首先发现,奶奶说的话,书里都有。比如:墙旮旯(墙角)、倒磨子(自言自语)、气拍拍(气鼓鼓的样子)、大晌午的(在这之前,我以为奶奶说的是“大上午的”)……

  至于我,还有更大的错误。当我认识到奶奶的语言是文学语言之后,就开始在写作中,学着运用奶奶的语言。但是,我往往写错或者读错奶奶说的字。比如:奶奶说:丢三la四。我写成:丢三拉四。实际应该是:丢三落四。当我在文章里读“丢三落四”时,却读成:丢三luo四。我根本不知道:这个“落”就是我以为的“拉”。奶奶说:wai鼻子斜眼的。我写成:嘴眼歪斜。实际应该是“呙鼻子”。这个“呙”,我一看见,就想念成“锅”。

  奶奶很注重养成我们独立生活的能力,她教我们做家务:家里要经常拾duo(掇)拾duo(掇),拿着ma布到处mama(这个ma,我还以为是加个扌的麻。实际是“抹”,但我见到“抹”,读成mo)。自己动手,Huo面,包饺子。这个huo,就是“和”。

  “约了几斤面回来包饺子。”当我在小说中读到这句话很不理解。“约请面粉回家”?查了字典才明白,这个“约”在此地念yao。就是上海人说的:称(份量)。我立刻想起,奶奶经常说:去,到菜场,yao它几个……去,到粮店,yao它几斤……原来是这么写呀:约。

  从那以后,我就比较注意字典中标有(方)的字。我读到“脖颈”时,不会把“颈”念成jing,我知道应该念geng。我看到“别扭”,知道这个niu应该写成“拗”。我写到“ou气”,我不会把ou写成“呕”,应该是“怄”。奶奶是一座语言宝库,我从奶奶那学到许多。

  很久以来,每当我读到那些奶奶说过的词语,我就想起奶奶。就觉得奶奶还在床头,戴着老花镜,为我们补衣服,补袜子,纳鞋底。小时候,我贪玩,甚至早上出溜出去,奶奶不在院子叫我吃饭就不着家。奶奶就对我们说:一个人将来想出息,打亲小就要好好念书。没见过你们这样贪玩的。

  我现在六十岁了,天天在读书,不是为了出息,而是为了有奶奶在身边的感觉。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专栏
   第A04版:新民邻声·话题/综合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家装专版
   第A09版:文体汇
   第A10版:动态/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动态
   第A12版:夜光杯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阅读/连载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金融城
   第B03版:金融城/家庭理财
   第B04版:理念分享/金融城
   第B05版:金融城/金市汇市
   第B06版:股市大势/金融城
   第B07版:福彩专刊
   第B08版:专版
   第C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C02版:现场/国家艺术杂志
   第C03版:国家艺术杂志/聚焦
   第C04版:人物/国家艺术杂志
   第C05版:国家艺术杂志/前沿
   第C06版:趋势/国家艺术杂志
   第C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术评论
   第C08版:文化时评/国家艺术杂志
奶奶的土话
宗英藏书
“定于一”
怀抱琵琶
君子兰京剧传习社
新民晚报夜光杯A12奶奶的土话 2016-08-27 2 2016年08月27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