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被称为网络直播元年,技术的进步把我们带入一个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主播的全民直播时代。但另一方面,一些主播通过直播淫秽色情、暴力、低俗内容,以满足观众的猎奇欲、窥私欲、恶趣味等方式获得经济利益。
在“伪慈善”事件中,如果不是涉事主播内讧,骗局可能还会继续。结果将是“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主播赚到的就是满满一口袋”。
通过慈善骗局的方式来获利,不能容忍。这不仅仅在于它可能触犯法律,也在于它将对慈善事业带来恶劣影响。每一起“伪慈善”事件,都将侵蚀民众对慈善事业的信任和信心。
这次“伪慈善”事件,或许是网络直播平台野蛮生长的一个必然结果。只要网络直播平台没节操、无底线的生态没有彻底改变,由色情、暴力、重口味转到以欺骗吸引关注,就不足为怪。
12月1日即将实施的《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对直播平台、主播以及用户都进行了规范,这意味着对网络直播的监管将越来越严。但是,由于网络直播的实时性等特点,监管难度不小。在寄希望于有关部门加强监管的同时,更希望网络直播平台加强管理。直播者也要加强自律,不要以身试法。(李一陵 刊今日中国青年报 本报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