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令进补,来年打虎。”冬令进补时节到,记者走访上海多家医院发现,膏方价格普涨10%以上,但膏方门诊却热度不减。不论中西医院,纷纷抢占膏方市场;不论男女老少,呈现全民进补节奏。业内专家表示,膏方市场大热,背后实含隐忧。本月初,上海市中医药学会膏方分会成立,旨在规范膏方准入门槛和操作技术。作为“治未病”重要手段的膏方,也该“治未病”了!
膏方市场有乱象
往年冬至才热闹起来的膏方门诊,这几年刚过中秋就火爆了。除几个“老牌”医院外,不少西医院也开出膏方门诊。在网上搜索“膏方”,各种“养生节”“膏方节”令人目不暇接;“沪上名中医坐诊”“知名三甲中医院专家为您开方”等广告语夺人眼球;更有不少药房、养生会所、健康管理公司也加入到膏方产业大军。
数据显示,全国已经有200多家医疗机构开设膏方门诊,年处膏方达75万料。膏方收入成了一些医院、药店下半年重要“经济增长点”,有的医院一个冬季的膏方销售收入占全年业务收入的30%。
“这也就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越来越多医院开始做膏方。”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医药文化专家李其忠直言,上海的膏方发展历史久、市场较规范,但国内其他地方,不少开方医师其实当中医没多久,本身对中医的养生理念一知半解,病人来了以后简单问几句,便在电脑中的基础膏方上钩钩点点,一张膏方就出来了。
中医讲求辨证施治,一张好的膏方需要专家望、闻、问、切,以中医整体观为指导,既要针对多种慢性疾病抓要害,又要根据个人体质特点综合考虑,因此膏方的质量很大程度取决于医生的资质和经验。据悉,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曙光医院、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等膏方热门医院,开方医师必须副高以上职称,参与专家门诊也有年限要求,同时还要经标准培训且通过考核。而沪上其他医院西医开膏方,也要具备“西学中”证书。
膏方虽好不可乱吃
膏方,一般由20味左右中药组成,这些药非常讲究配伍。“即使是补药,也要吃得对路才行,膏方有适应症,也有禁忌症,所以全民大进补肯定不对。”岳阳医院呼吸科主任杨佩兰说,服用膏方起到补虚扶弱、抗衰延年、防病治病的功效,主要适用于慢性病人、亚健康者、老年人、女性等。膏方虽有防病治病效果,但毕竟不是灵丹妙药,需要长期服用才能见效。此外,膏方讲究一人一方,个性化定制,盲目跟风进补还有可能适得其反。
李其忠教授则将适宜服用膏方的人归纳为五类:先天不足、禀赋亏虚;后天失养、脾胃虚弱;劳累过度、身心疲惫;年迈之体、形神不支;病后体弱、正虚待复。而湿浊内盛、舌苔粘腻、胃口不佳者,或本身病情波动、患重症急症者、体格健壮者等都不适宜服用膏方。李其忠经常在临床上见到体壮如牛之人,却口口声声说自己“体虚”“肾亏”,要求膏方进补,令人啼笑皆非;还有企业老板对他直言:“膏方价钱不足五位数,我是从不服用的”;更有“门路达人”对他说,“你所处膏方中若有稀少药物不能配齐,我有办法搞定。”李其忠认为,这些人对待膏方,除有某种显富心理外,还表现出对科学养生、合理配方缺乏了解。
膏方规范化呼声高
本月初,上海市中医药学会膏方分会正式成立,首任主任委员、龙华医院教授周端表示,随着人们自我保健意识的提高,膏方日益为更多人所看重。作为沪上开设膏方门诊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医院,龙华医院每年开出3万多料膏方。
据悉,为规范膏方市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自2011年开始起草制定膏方管理规定,并于2013年正式出台。周端教授作为指导专家参与了整个管理规定的起草、制定。他表示,膏方过去一直被认为是保健品,现在不断拓展到防病治病的领域,市场越来越大,为了确保膏方质量过关、疗效稳定,规范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上海的膏方发展基础较好,但放眼全国,膏方发展冷热不均也是不争的事实,存在资质不全、过度开方、粗制滥造等问题。”周端强调,“好的膏方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经验丰富的开方医师、良好的药材、有资质的加工企业。”
以加工为例,膏方通常需要经过配方、浸药、提取、浓缩、收膏、分装、凉膏7个步骤,药材投放时间、火候等也各有不同,因此对熬膏技术有严格要求,强调一料一锅,无论哪个环节有疏漏,效果都会千差万别。岳阳医院是上海唯一一家具备自制膏方能力的医疗机构,该院药剂科主任年华说,每年都有大量来自全国的膏方制作师傅来这里培训。目前,医院正在推进膏方标准化制备中心,希望将这门传统的中医药制作手艺更完整地保存下来。
膏方产业路在何方
“上海市中医药学会膏方分会成立后,将从开方医师、药材以及委托加工三个环节入手,协同相关行政、监管部门,加强规范管理,同时强化人才培训,使膏方应用更科学、合理、规范。”周端说,分会明年将举办1-2次膏方师资培训班,1次加工工艺规范的培训,以及1-2次规模较大的咨询会,进一步推动上海乃至全国范围内的膏方产业健康发展。
李其忠教授认为,膏方是门大学问,不但包涵了深厚的临床经验,它更是我国中医文化的一个优秀代表。“应当更深入挖掘膏方内涵,作为一种养生文化来发扬、推广,这就要求提升膏方准入门槛,同时严格管控膏方宣传,防止单纯的利益驱动,毕竟,医院诊所不是商店。”
“膏方产业要走得远,还应当全面提升膏方学科内涵,同时做好实事求是的疗效研究。”周端教授认为,应该进一步加强中医医政管理部门的支持,让膏方作为中医“治未病”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其在中医“治未病”中的特色和优势。同时,明确膏方作为中医发展的一个学科分支,不断体现膏方作为中医发展的重要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