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节怎么玩?难死了一班办公室中年男女,都拖家带口的,哪有“勾搭”的精力和闲情。今天和我家童子散步时,她一脸坏笑地指教:黄老头,大舔甜筒,看老动画片,做做小游戏,吃吃棒棒糖,玩具满身挂啦,你们都可以呀。我明白了,她小心眼,动机不纯,一是嘲弄我们这些成年人胡诌的啥《儿童节装嫩手册》,太小儿科了,虚伪,一点想象力没有;二是她要追讨儿童节肆无忌惮、呼朋唤友、胡吃海喝而不受约束的权利。
想来真够惨的,童子一天的日程安排如下:清早7点开始上5节课,中午散学,草草吃饭,写作业,偶尔午睡;下午2点开始上4节课,傍晚散学,草草吃饭,写作业,一般写到11点左右,睡觉。周而复始。周末作业一大堆,忙里偷闲和同学煲几分钟电话粥,或者上QQ聊天听听音乐,进进快男帖吧,对NBA巨星尖叫几声。传说中童子的同学A,基本保持每天放学一进门就对老爹老妈怒吼三分钟的习惯,减压嘛。
古代虽然没有电视、手机、网络,但看看下面的田园生活场景,儿童的日子才叫一个爽。“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前儿牵牛渡溪水, 后儿骑牛回问事。一儿吹笛笠簪花, 一牛载儿行引子。春溪嫩水清无滓, 春洲细草碧无瑕。五牛远去莫管他, 隔溪便是群儿家。忽然头上数点雨, 三笠四蓑赶将去。”这种天籁,简直让今天的儿童万分纠结,惋惜学不了穿越术。
记得我十几岁时,特羡慕邻家院中一株半人高的白兰花。一到6月,就陆续冒出花蕾,好像大号羊毫毛笔的笔头,生于叶腋之间。花是那种略带黄色的乳白色,瓣有8枚,花瓣肥厚尖圆,包裹着花芯,整个小院都溢满浓香。开花的白兰花树几乎家家都有,问题是,我们的树且瘦且小,开出的花瓣是尖的,还没开全就锈了;开花也是稀稀落落,哪有邻家的白兰花树那么健旺,能从6月一直采花到10月?女同学们都去打听种花的秘密,都幻想着有一株这样的树;不,有一院子这样的树,这样就可以采花到街上卖了,可以换回《水浒传》连环画小人书,换回甘草饼和水果糖……她们反复追问邻家奶奶种花的秘密。邻家奶奶想了想,说,每年春天,她是要给白兰花树上肥的,上的肥料要去小磨麻油坊买——是榨麻油剩下的芝麻渣,一砣砣如泛着棕黑光泽的湿泥,回来掰碎了,深埋在距花树根一尺的地方。
哦,所有孩子的脸上,都有了恍悟和失望,原来,这白兰花树秉性清洁,竟是不喜欢烂鱼肠沤出的肥料的。原来,要想活泼壮实“天天向上”,营养的选择更重要。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诗人说,天天都是儿童节。浪漫佳话也是假话。一切的根源来自贪欲。大人忙和累,孩子跟着忙和累;大人要事业要名利,孩子要成绩要未来,导致儿童无节,成人无节。极度成人化的世界,所“营养”出的也就是一批批小老头小老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