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6: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5月03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冬游漠河
何鑫渠
  何鑫渠

  今年新春去漠河旅行,想印证一句话“旅游是从自己熟悉的地方到另一个陌生的地方”。

  身居江南的我就是为去体验漠河冬季极端最低温度零下52.3摄氏度,我出发前请教去过漠河的朋友需要出行的装备。我花1000余元,买了能抗零下40多摄氏度的外衣裤、棉毛衫裤、帽子、靴子、手套。我坐火车从上海出发到达哈尔滨是凌晨五点,零下十八摄氏度温度给我们一个下马威。但进入旅社,室内暖气一会儿让我们感到温暖无比。那天阳光普照,我们逛中央大街,此时哈尔滨的朋友便带我们进入商场享受暖气使我们体会到寒冷是在松花江上,寒风刮来,裸露的脸便会疼,我们只能倒着走。漠河离哈尔滨还有一段距离,温度还要低不少,虽说我们已做好准备,但心里还是有点担心。不想当天晚上九点坐车去漠河,进入车厢,暖气扑面,听老乘客说以前的火车,旅客的座位下藏着煤就是为保证车上的温度。

  翌日,到漠河后立即坐汽车,不到一小时到了目的地。我见北极村房子有点像社会主义新农村。进入村民家里住宿,见室内温暖如春。炕很热。第二天早晨听说昨晚又是小雪(漠河几乎天天下雪,但当地雪多为如细沙般的干雪),温度达到了零下42摄氏度。我注意到年轻的房东,只穿了衬衣,外出披上一件毛衣,就到邻居家串门了。我们自然不敢如此“大胆”,但在室内实在是穿不上外套,外出前必须到室外冻上一二分钟,回到室内穿上外套。

  我们去更向北的、更原始的北红村。北红村有大面积的草地、田园。青草间绽开着无数叫不上名字的花朵。真正的最北的村庄,至今还没有通上电。我见在露天牛棚里身上结满了霜冻的牛在悠闲地吃草,而全服武装的我们也不觉得冷。那些住在低矮的泥墙房子里的村民会冷吗?我好奇向一户村民打听,他们采用暖墙供热,室内很热,虽然室外的温度很冷。但在室内,我们是真正享受到了南方享受不了的温暖。

  这就是旅游带来的快乐。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科教卫新闻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法治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九安专版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早间点击
   第A17版:财经新闻
   第A18版:财经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国际新闻
   第A21版:文娱新闻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职场方圆
   第A25版:体育新闻
   第A26版:体育新闻
   第A27版:基金专版
   第A28版:彩票看点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军界瞭望·人物
   第B03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4版:军界瞭望·兵器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好吃/美食物语
   第B11版:好吃/我家厨房
   第B12版:好吃/吃遍中国
   第B13版:好吃/美食地图
   第B14版:好吃/优游食林
   第B15版:好吃/酒旗茶垆
   第B16版:好吃/美食专列
   第B17版:新民楼市
   第B18版:新民楼市
   第B19版:新民楼市
   第B20版:新民楼市
   第B21版:新民楼市
   第B22版:新民楼市
   第B23版:新民楼市
   第B24版:新民楼市
   第B25版:生活之友
   第B26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27版:生活之友/时尚乐活
   第B28版:地产新闻
由赏樱花踩兰花想到的
多面巧手杨忠明
古代官员买房难
上海老风俗紫砂壶
冬游漠河
野菜米糊
吴文化艺术魅力
今宵灯谜
三言两语记
新民晚报夜光杯B06冬游漠河 2012-05-03 2 2012年05月0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