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新单位上班后,我上下班都要换乘两部地铁,一年多来,在地铁车厢里的一些见闻颇有可记之处。
先拿让座来说吧,如果你抱着孩子上地铁,一般会有人给你让座。我发现相对而言,让座者以中学生和外国人居多。然而,有时候也会碰到令人心寒的一幕。一天早上,我从镇坪路站上车坐7号线,车厢里基本上被上班族填满了,根本没有空座。车到长寿路站时,上来一对年轻夫妇,丈夫的双手抱着一个小男孩。小孩长着大大的脑袋、黑亮的眼睛,十分可爱。我注意到,坐在“爱心专座”标识下的一位肥胖的、衣衫不整的男乘客原来正在津津有味地看对面电视屏幕播放的欧洲杯足球赛新闻,见到有人抱小孩上车了,就站在他附近,连忙闭上了眼睛开始打瞌睡。这排座位上的其他五位乘客,有的在看报,有的在看书,有的在玩手机。他们六人有一个共同特点:都低着头,似乎都没看到旁边有抱小孩的乘客。那年轻的父亲抱着大胖儿子背靠车厢里的直柱,显得有些吃力。他妻子一手拉着扶手,一手揽住老公的腰,以防车身颠簸时父子摔倒。地铁在行进,那胖乘客仍坐在位子上低头睡觉。我突然想起有一位哲人说过:你永远叫不醒装睡的人。此时此刻,我对这句话有真切的体会。直到静安寺站时,有一位原坐在位子上看报的乘客下车,那抱孩子的父亲才坐下来。
再说询问别人是否下车。临近车站时,在地铁车厢门口附近的乘客经常会听到这样的问话:“前面下去吗?”听到这样的询问,大多数人都会在不回头的前提下以点头或摇头来回答。有一次,我听到后面传来这样的声音:“先生,请问您下车吗?”我听了好像一股暖流从心底涌出,弥漫到全身,连忙回头一看,一位文静娴雅的女士正笑吟吟地看着我。我连忙微笑作答:“我下车的。”
最后说一下踩脚。上下班高峰时段,乘客在拥挤的地铁车厢被别人踩一脚是难免的事,关键看如何处理。有的乘客不小心踩了别人的脚,马上说声“对不起”,被踩者一般能原谅;也有的乘客踩了别人,不发一言,若无其事,被踩者或不予计较或怒目相对或出言斥责,心里总是不愉快的。
地铁一车厢,人间小社会。我们每一位乘客如果从自己做起,多一份关爱,多一份谅解,多一声敬语,相信我们的行程会更愉快,生活会更美好,上海也更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