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6:目击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10月12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法官学沪语,为啥?
雍和
  雍和  图/文

  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会议室,坐了一房间的法官,他们多是新上海人,在学上海话。语言学家、上海大学教授钱乃荣,先讲沪语来龙去脉,再当考官:“一天世界、一塌刮子、瞎七搭八、撬边、冒野、混腔势、豁翎子、肮三、刮三、嘎三壶、戳壁脚、翘辫子、悬空八只脚、隔夜面孔、搁落三姆、神志无主,是啥个意思?”钱教授太忙,还有场子要赶,一中院副院长周赞华和资深法官郭文龙就顶替上岗,两个老上海,提出问题更加“促客”。

  这堂课,别开生面。如今,民事、商事案件增多,法官中的新上海人也越来越多,如果面对当事人的诉求,法官听不懂或一知半解,那如何能弄清真相,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化解矛盾纠纷,公正执法?我想起,有一次采访突发新闻,同行是东北人,因听不懂本地话,就堵住当事人要求再说一遍普通话,那人斜他一眼:“侬来抢新闻曝我光,还要阿拉讲普通话?”同行哭笑不得,急煞!跑本地新闻,升职称要考英文,不懂上海话,似无一点关系。其实,类似鸡同鸭讲的笑话,各行各业都有。笑话,可听可不听;但老百姓的话,听不懂也不想听懂,那心系群众,就是一句空话。提高司法能力、践行司法为民,法官学沪语,是一种努力……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特别报道
   第A05版: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特别报道
   第A06版: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特别报道
   第A07版: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特别报道
   第A08版:十年之变喜迎党的十八大特别报道
   第A09版:民生新闻
   第A10版:评论
   第A11版:法治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科教卫新闻
   第A14版:早间点击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目击
   第A17版:财经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国际新闻
   第A21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22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A23版:新民环球/人物
   第A24版:新民环球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3版:休闲/全家乐
   第B04版:广告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现代家居
   第B10版:现代家居/实用谋划
   第B11版:现代家居/特别提醒
   第B12版:现代家居/设计交流
   第B13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B14版:广告
   第B15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B16版:家装之窗
   第B17版:E生活
   第B18版:E生活/数字世界
   第B19版:E生活/数字家庭
   第B20版:E生活/掌上天地
   第C01版:广告
   第C02版:城市品质
   第C03版:名品风尚
   第C04版:标志橱窗
   第C05版:品牌专题
   第C06版:标志产生
   第C07版:HOTEL酒店
   第C08版:美容扮靓
   第C09版:新尚画报
   第C10版:新尚假日
   第C11版:新尚专访
   第C12版:创意单品
   第C13版:博物寻访
   第C14版:秀场故事
   第C15版:走进大牌
   第C16版:明星潮事
法官学沪语,为啥?
广告
新民晚报目击A16法官学沪语,为啥? 2012-10-12 2 2012年10月1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