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小区边门有个医疗卫生站,整洁的屋宇,完好的设施,配有医生和药剂师,给周边居民日常看病就诊:测血压,量体温,输液,打针、配药、常规化验等,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年事高,腿脚不灵病患就医路远的难题,我也经常在医疗站看病配药,省去排长队的精力和时间。医疗站创建时曾一度换来换去不知更替了多少医生,至今只剩一位医生看病,她就是年初来卫生站的退休女医生,大家都叫她杨医生。杨医生长得五官端正,白白皮肤,头发总是纹丝不乱向后盘起,一身白大褂,圣洁亲和。杨医生快言快语,性格干练,做事麻利,颇有军医风范。杨医生早年曾是部队军医,后转业做了职工医生,她不仅医术水准高,还擅长针灸拔罐,治病服务热心周到,深受周边居民好评。盛夏酷暑,孵空调频发颈腰关节病,包括冬病夏治的各类老关节炎患者,都到医疗站请杨医生治疗。小小卫生站一下繁忙起来,杨医生外间开方里间针灸,忙得脚不沾地,“杨医生,杨医生”的频频叫唤也此起彼伏。我也是这里的针灸患者,杨医生针技娴熟老到,下针快而准,动作利索,手法高超,求治者慕名而来,为不耽搁盛夏众多针灸病人集中诊治拥挤小屋的尴尬局面,杨医生每天七点多就早早来到诊所,为病人针灸,火罐,熏疗,针灸室里热闹非常,艾雾缭绕,只见杨医生里里外外忙碌身影穿梭其间。
杨医生除了忙诊所里的诊治,还负责周边居民的家庭病床,为高龄卧床者送医上门,还为中老年居民安排体检,还定时参加医术培训,每周还要为小区居民进行健康讲座。杨医生的工作排得满满当当没得闲,像飞速运转的陀螺。但毕竟花甲之年,盛夏时,杨医生累得病了,血压升高,牙龈发炎,但她轻伤不下火线,仍每天坚持上班,自己吃点药压一压,中午休息时,让药剂师为她打点滴,回家后她为自个儿输液,只为快快好转,那么多的病人等着她呢!
工作劲儿倍足的杨医生也有诸多无法言表的隐情,早年在部队不能自己照看小孩,儿子因高烧而落下终身聋哑的疾患,老公也身体不佳,但读不出她一丁半点忧伤和愁苦,她心中充满阳光,也带给病者以春天般温暖和热忱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