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5:新智/人与自然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10月12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裸鼹鼠可能提供止痛线索
凌启渝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研究人员报告了一项新发现,揭示了非洲的啮齿类动物裸鼹鼠如何适应酸性环境,并在这种包括人类在内的哺乳动物无法忍受的环境中存活。

  非洲裸鼹鼠的洞穴紧凑拥挤,空气呈高度酸性,二氧化碳高到对其他哺乳动物有毒害的水平。项目的主要研究者、生物科学教授托马斯·帕克说,这些动物能完全自如地适应如此恶劣的环境,对它们的研究可能会对人类和其他动物如何减轻疼痛提供线索。 

  帕克说,患者挥之不去的疼痛伤害,是受伤组织的酸化造成的。“酸化是伤害不可避免的副作用。”他说,“研究在酸性环境中不感觉痛的动物,将产生人类减轻疼痛的新方法。” 

  在哺乳动物的鼻子部位,有专门的神经纤维,它们被酸性烟雾激活,刺激位于脑干的三叉神经核,引发动物保护自身的生理和行为反应,比如会分泌黏液,抹擦鼻子,以尽量避免酸性烟雾。

  研究人员把裸鼹鼠放进一个笼箱组合中,这里一些区域的空气中有酸性烟雾。同时放入的对照组动物包括实验室大鼠、小鼠,以及与裸鼹鼠是近亲、喜欢舒适条件的摩尔鼠。动物在笼箱组合里可以自由漫游,而研究者则跟踪记录它们在各个区域中停留的时候,进行比较。 

  研究结果表明,非洲裸鼹鼠有一半时间将自己暴露在酸性烟雾区,而对照物种则一直停留在无烟雾区,尽量躲开烟雾。

  研究人员通过测量一种称为c-Fos的蛋白质,来量化暴露于酸性烟雾的生理反应,这是神经活动的间接指标,通常表达神经细胞激活。对裸鼹鼠,没有发现三叉神经核在受到刺激时有这样的活动。而在实验室大鼠和小鼠身上,显示三叉神经核被高度激活。 

  帕克说,裸鼹鼠对酸性烟雾的耐受性,与其长期生活在酸性条件下的适应性是有关联的。他们希望对酸性耐受性的研究能对如何止痛提供线索。 

  这项研究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在PLOS ONE上在线发表。 

  凌启渝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特别报道
   第A05版: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特别报道
   第A06版: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特别报道
   第A07版: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特别报道
   第A08版:十年之变喜迎党的十八大特别报道
   第A09版:民生新闻
   第A10版:评论
   第A11版:法治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科教卫新闻
   第A14版:早间点击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目击
   第A17版:财经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国际新闻
   第A21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22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A23版:新民环球/人物
   第A24版:新民环球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3版:休闲/全家乐
   第B04版:广告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现代家居
   第B10版:现代家居/实用谋划
   第B11版:现代家居/特别提醒
   第B12版:现代家居/设计交流
   第B13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B14版:广告
   第B15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B16版:家装之窗
   第B17版:E生活
   第B18版:E生活/数字世界
   第B19版:E生活/数字家庭
   第B20版:E生活/掌上天地
   第C01版:广告
   第C02版:城市品质
   第C03版:名品风尚
   第C04版:标志橱窗
   第C05版:品牌专题
   第C06版:标志产生
   第C07版:HOTEL酒店
   第C08版:美容扮靓
   第C09版:新尚画报
   第C10版:新尚假日
   第C11版:新尚专访
   第C12版:创意单品
   第C13版:博物寻访
   第C14版:秀场故事
   第C15版:走进大牌
   第C16版:明星潮事
“科学之眼”看清病原体
裸鼹鼠可能提供止痛线索
新民晚报新智/人与自然B15裸鼹鼠可能提供止痛线索 2012-10-12 2 2012年10月1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