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维尼(Giverny)坐落在风情万种的塞纳河畔,是著名印象派画家莫奈(Claude Monet)的故居。十九世纪的后半叶,当莫奈坐着疾驰的火车经过这个不起眼的小地方时,就像王菲唱的“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掉你容颜”,只匆忙瞥了它一眼,就对它一见钟情,决定在这里定居。于是,莫奈的下半生都在这里度过,远离世俗喧嚣,他在此倾注了半生心血创造了他心中最迷人的大自然的缩影——一座惊艳的花园。这个花园也在他去世后,被完好保存,被誉为欧洲最美丽的花园之一。
吉维尼距巴黎80公里,若是自驾游,有公路直达;若是想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可在巴黎坐约50分钟的火车到达距巴黎75公里的Vernon小镇,还剩5公里步行、坐摆渡巴士或打车都可到达。这座花园每年4月~11月对游客开放。今年夏天,随上海女记者合唱团参加一年一度的普罗旺斯合唱节后,特地来到吉维尼,走访我倾慕已久的“印象派”所创造的心灵花园。
一走进花园就能看到各种各样的花儿成群成簇地盛放,一股股绚丽的色彩浪潮般向我涌来,让人应接不暇。在法国明媚的阳光中,它们自由地沐浴着阳光,让我觉得仿佛来到了人间仙境,花仙子们也一定常来这里流连嬉戏,驻足欣赏。这里一簇黄色的雏菊,那里一堆粉色的蔷薇,还有其他各处大片的紫色和红色的花……颜色各异的花儿形成了不同的色块,组成了大自然的调色板,它们从容而和谐地生长着,相互映衬着对方的美丽。
通过蜿蜒的地道后,一座日式小桥闯入了我眼帘,桥下水中娴静的睡莲也一下跃入了视野,这万分熟悉的场景让我差点尖叫起来——莫奈所描绘的小桥,还有几十张睡莲系列作品就是在这里创作的,日本桥和睡莲就是他的创作原型!记得电影《午夜巴黎》的第一个场景就是男主角吉尔走上日本桥,兴奋地说:“想象下我们在此定居的场景吧!”那种欣喜也一定不亚于我。唯一与今天不同的是那是个阴天,而今日晴空朗朗,这个池塘在不同的天气下还有着不同的风韵。几十年后的今天,日本桥依旧保存如初,没有丝毫破败的痕迹;这些睡莲也一如当年,安静地躺在水的怀抱,偶尔有微风掠过,吹皱了它们在水中的倒影;柳树把它柔软的枝条伸向水面,时而随风曼妙地轻舞,像温婉婀娜的东方女子。随着太阳的光线变化和风的阵阵吹拂,池中光和影相互交错,不断变幻,就像合唱团高、低两个声部般和谐地低吟浅唱。此时,我思绪飞扬,闭上眼,梦想着能和男主角吉尔一样能在巴黎午夜的钟声敲响后,穿梭回莫奈生活的年代,看他如何在花丛中挥舞着锄头耕作,在皎洁月光下于小桥上静思踱步;如何静静地在池塘边画就一幅幅光影、色彩层次丰富的《睡莲》;如何把眼中之美流泻于笔端之烂漫……“嘿,我们该走了。”女友的一句话把我拉回了现实,我不舍地再望了几眼,轻轻说了句:“亲爱的吉维尼,我们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