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说,耐克和JORDAN已经赫赫有名,为何还如此痛下血本?耐克大中华区传播总监黄湘燕介绍说:“对耐克篮球而言,中国是仅次于北美的第二大单一市场。而JORDAN品牌在中国市场才刚起步。”
显然,越来越多中国体育品牌进入NBA当下,洋品牌不得不有危机意识。实际上,每年夏天的球星中国行,各品牌推广形式大致相同。如何在夹击中继续扩大市场份额?不花钱、没创意是不行的。
因此,从上周末杜兰特开始,耐克叫响“出来出来”口号———号召青少年夏夜出来做运动。“怎样让青少年保持对篮球的新鲜感,是我们在中国推广的主旨。受到激励,再来购买产品,这样才更有意义。”黄湘燕说。此外,JORDAN已在北京启动球场翻新计划,接下来,还将在广州等地翻新更多球场。
中国有30万青少年篮球人口,新民晚报同上海市体育局、NBA中国等单位主办的市民大联赛投篮比赛中,将在今年10月达到200万个投篮数,这足以见得篮球市场在中国的广阔前景。
培育篮球市场需要创意和投入,更需要接地气。 陶邢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