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坐姐夫的车出去办事。停车的时候,姐夫没有细看路边的告示,等到办完事出来,只见车前玻璃上贴了一张罚单。揭下一看,250美金!正巧那个执法的警察还没有走远,连忙上前询问情由。原来这地方是专供商店卸货的停车位。警察解释完毕,告诉你可以上网提出申诉,也可以现在就去法院,边说边还给你画出怎么去法院的路线地图。
按照警察的指点,我们找到了法院。在一个专门处理交通违章处分争议的受理窗口前,已有两个人在等待。约摸等了二十分钟,开门出来一个中年法官,招呼姐姐和姐夫进去。仅仅十分钟,只见姐夫满面春风地出来,冲我说:“我们赢了!罚单取消了!”不用取证,也不必调查,这么快就解决了?出了法院大门我才想明白,姐夫再过一年就满八十,在休斯敦的任何一个停车点,都能见到不少专门为残疾人保留的停车位,姐姐和姐夫都分别有一块印着残疾车的标志牌。每到一处,把车泊在残疾车位上,将那蓝色的残疾车牌朝车窗前一挂。某种意义上,这也是对老年人的一种特殊照顾!
美国的公交车宽敞舒适,乘坐的多半是老人和穷人。打头的六个座位就是专为残疾人预备的,门口还装有随意启动的滑动板,专供残疾车上下。车辆到站,门口的滑动板徐徐翻转落地,一位坐在轮椅上的黑人轻而易举地登上车厢后,司机连忙起立,不仅为他掀起座椅板,还亲手帮他扎好保险带。一切都显得那么理所当然。全车厢大概只有我睁大一双诧异而又敬佩的眼睛,注视着这一举一动。
“老者为尊,弱者为贵”,这应该是一个成熟的文明社会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