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推销“收藏品”
据叶女士说,今年8月,她接到一个陌生男子的电话,自称是中国收藏协会的,叫“王伟”。听说叶女士喜欢收藏品,他特地推荐一尊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而制作的和田玉雕像,售价3万元。这雕像因为是限量版,既有收藏价值,还可拍卖,放几个月价格就可翻倍。开始,叶女士觉得有点怪,对方怎么知道她喜欢收藏?难道就凭她买过两套老版人民币?但经不住对方蛊惑,叶女士最终同意,看到东西再付款。
快递送货又收费
没过几天,一名快递员将一尊毛泽东“玉石”雕像送上门。叶女士看着重2.8公斤的雕像,洁白无瑕,虽然她对玉石一窍不通,但可以认定是一尊石雕,于是就将3万元钱交给了快递员。此后,“王伟”不断向叶女士推销“收藏品”,并叫她加入上海国际收藏协会,声称只有会员才能参加拍卖。
纪念品冒充藏品
短短两个月,叶女士除买进和田玉毛泽东雕像外,还先后通过“王伟”购买了毛泽东“御房四宝”,据说是用青田玉和和田玉制作的;长卷富贵春图,以及收藏证书、鉴定书、上海国际收藏协会会员证等,共用去人民币10万多元。
10月初,叶女士将毛泽东雕像运到上海,想早点登记准备拍卖事宜。叶女士电话联系“王伟”,可对方始终不接,发他短信也不回。无奈,叶女士四处寻找“上海国际收藏协会”,不料都被告知没有这个单位。她顿时不安起来,几经周折找到上海收藏协会。当她得知这些收藏品充其量是一两百元的纪念品时,她几乎要昏过去。
不识货者别出手
接到反映,记者与上海收藏协会取得了联系。据吴少华会长说,像叶女士这样上当的人不在少数。他们协会每天接到少则五六个,多则十多个电话,都是反映类似问题。被骗人来自全国各地。吉林省有个农民被骗30多万元,找到上海才知上当受骗。这些骗子常用的手法是,以重大活动为题材,如“十八大”“世博会”以及一些伟人的诞辰纪念日等等,制作一些普通的纪念品,价值充其量一二百元,却冒充具有收藏价值的藏品,诱导被害人购买。一些不具备收藏知识的人,头脑发热就容易上当受骗。
为此,吴少华希望通过本报提醒市民,千万不要轻信送上门的“收藏品”,不懂行更不可轻易出手。只有加强自我防范意识,坚信“天上不会掉馅饼”,就不会上当受骗。
本报记者 高毅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