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业浪潮中,一些私人会所和高档娱乐场所“盯”上了公园、公共景区,公共资源被一点点“瓜分”。整治“四风”伊始,在治理“舌尖上的腐败”“车轮上的腐败”的背景下,一些公园、景区等隐蔽地带的高级会所,仍然车水马龙。如今,北京、杭州等地积极作为,关停公园、景区内的会所,公众自然拍手称快。
2006年,建设部颁布执行的《国家重点公园管理办法》(试行)明确要求,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国家重点公园的功能,不得侵占国家重点公园的用地。去年5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重申,严禁在公园内设立为少数人服务的会所、高档餐馆、茶楼等。但是一些地方并未真正清理公园里的非法会所。
将公园、公共景区还给公众,整治“会所歪风”,让隐蔽的权钱交易少了一块生存土壤,无疑是好事。但是,会所搬出公园后,会不会“另辟蹊径”呢?就像去年年底,中央连续多条禁令之下,网络交易却成了某些人送礼腐败的“好去处”。因此,除了将会所“赶出”公园之外,关键还在于从制度上进一步规范权力运行,真正把权力关进笼子里。
(陶功财 全文刊新民网,网址www.xinmin.cn)